有约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你的惊鸿一

北京治疗痤疮好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595980.html

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记忆中的影像是情感的闸门,

敏感地牵动着人们

内心最深的归属感。

老照片在中国人的感情里,

常常是和思乡、怀旧、

童年的味道相连的。

怀念一张老照片,

不如说是怀念其中

蕴含的乡情、人情。

年-年,转眼已40年,一个伟大的决定让中国步入了日新月异的“快车道”。短短40年,放到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瞬间,但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这40年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杜甫有诗曰:“汉江春风起,冰霜昨夜除。”昔日荒芜的河岸,摩天大厦拔地而起,从贫穷到丰饶,从冷寂到熙攘。对于身处中华大地的各民族来说,衣食住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甚至是一日千里……

如果让你在工作日下班后去看场展览,

你会选什么样的影像呢?

想要穿梭于时代的光影之中,

来一场心灵上的洗礼吗?

近日,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在历史跨越的现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该展以“影像编年”和“各民族、区域、领域的人文摄影作品”为两大主线索,以“民族影像志摄影”为承载主体,将中华各民族在过去4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选取了充满民族影像志摄影师个人印迹的记忆切片来展现历史嬗变的现场性和细腻性。

面对如此大好机会,你还宅在家里刷剧啃鸡腿吗?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在光影的变换里去寻觅民族的绝代风华吧!

本次展览有以下创新

能让你的小心脏

接受“暴击”:

1.民族历史瞬间的保留:中国民族博物馆首倡“民族影像志典藏”理念,记录民族变迁的文化现象与社会场景,以保留濒临消失的历史瞬间和人文记忆,并使这些凝固的影像在未来博物馆的人类历史文化记忆库中占据重要位置。

2.独特的布展空间:在展览里,你可以把土族、蒙古族、羌族、独龙族等等民族地区的40年变化一览无遗。无论是作品的画面还是陈列方式,整个展览都会让你进入沉浸式体验,产生时空穿越的“交错感”,打破了以往大众对“摄影展”的传统印象。

3.独特的影像叙事方式:这么庞大的图片内容也没有一张张整齐地挂在墙上的展示,而是在空间里通过对情景化的模拟,来突破图片的平面性,让每一个主题内容都形成立体的展示氛围和空间布局……让你身在其中,一秒“入戏”!

展览共设8组民族/区域/领域的人文摄影作品,分别是:“土族-沧海桑田四十年”、“新疆-喀什的时光”、“羌寨-灾难与重生”、“蒙古族-人物志”、“独龙族-住房的变迁”、“布朗山-村寨的变化”、“见证鄂伦春”、“彝族-凉山的巨变”。

多样化的民族影像,不仅可以扩充你的思维边界,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内心返璞归真的渴望。

下面先来为大家展示一下其中几个展览亮点吧!

1.美丽的喀什人文风光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克拉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为邻,西靠帕米尔高原,它的西南部更是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在这里,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人文风情,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印记,并在新时代中焕发着新生!

对于著名的人文地理摄影师尚昌平来说,新疆仿佛就是她的故乡。从年起,她70余次进出新疆,拍摄的图片10万余幅,出版新疆人文地理题材著作近10部。

在这次展览中,你可以看到她用镜头记录曾经懵懂的维吾尔少女,如何变成安静慈祥的母亲;那些崎岖难行的南疆小路,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变成宽敞大道……

她与喀什的情缘,印证着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本次展览即是一个里程碑,也预示着她接下来的路会越走越远。

2.羌寨的灾难与重生

对于著名摄影师徐献来说,认识羌区是一个命运的偶然。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曾深入汶川、理县、茂县等地,用镜头记录了羌族的居住环境、建筑、宗教及生活日常。

就在年5月12日的下午,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在这场灾难中,“羌族”被曝光在全世界的面前,灾难给他们带来的重大伤害,迄今为止都没有完全褪去,那时候,徐献老师对于羌区的记录也从未停止过。

直到今天,当他把所有图片按时间拼凑在一起时,发现已经完成了一场对于这个民族近20年间剧烈变革的客观记录,尤其是一场地震后给他们带来的涅槃重生。

3.布朗山的村寨巨变

20多年前有这么一则报道:“布朗山某村40多户人家隐居深山,全村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锄头,4个破旧的瓷脸盆,其余生产生活用具均为竹木制品……”,这样的报道让摄影师王艺忠震惊了,无法相信在那个年代依然存在这样的情况。

但随着改革开放,他长期跟踪拍摄的布朗山寨在近20年间,已两度重新修建,哪怕站在同一个角度,王艺忠镜头中的山寨图像已面目全非……

这次的展出,是从一个边疆山寨所折射出的时代变迁,也是一整个民族蜕变的生动写照。

4.人天共鉴的“奇迹”

独龙江畔有个离群索居的部落文明,即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独龙族,如“活化石”一般,他们过着“遗世独立”的日子……外界总是想象其生活如桃花源一般美好,但其实,外界的“浪漫”想象与现实有着极大差距。

这个地方深度贫困,人均收入一度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它教育落后,不识字的人还在结绳记事;甚至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处在封山状态,极度闭塞,进出两绝……

而这一切变迁,就犹如一场天人共鉴的“奇迹”,被摄影师杨学飞一一用镜头记录下来。

过去数十年间,杨学飞曾五进独龙江,留下来许多珍贵的影像。曾经的木垒房年代,独龙族过着屋不挡雨,衣不蔽体,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的生活,遇上下雨天,门前则寸步难行。

随着社会发展,独龙族在平地处建起住房,住房很少开设窗户,是因为有独龙江外的土司来寨子里抢走姑娘的先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独龙族成为了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族”,完成了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后的福利房惠及了独龙江地区,通过精准扶贫,独龙族每个人都挂上了灿烂的笑容,从原始氏族部落走来的独龙族,发展起了市场经济,迈向了小康生活。

对于变迁而言,影像定格无疑是最好的定格工具。用纪实影像来构建关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记忆,是力求真实、深度还原我国各民族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时代现场的一种努力。

“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不断变化之时。”(马克·吕布语),而充满个性化印迹的影像志作品,是历史宏大叙事中闪烁着灵动色彩的记忆微光,它们共同组合并形塑出改革开放40年的史诗性历程。

在漫漫时光中,这片刻的影像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才落眼角,又上心间,让你分不清哪种是视觉盛宴,哪种是情怀私享。

40年沧桑巨变,正等着你来共赏!

展讯

展览时间:.11.20—.1.5

(观展时间9:00-17:00,16:1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南广场地下二场当代艺术展厅

票务信息:展览免费参观,请携带身份证件安检后进场

编辑/周雨欣

审校/朱穆朗玛

更多海淀好玩儿的地方

我的青春和热血,都在百年五道口……

一场展览带您看尽中关村40年寒来暑往,40年拼搏奋斗!

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步道、AI科技主题,这个海淀网红公园帅呆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07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