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一本无字史记

中科医院曝光 https://m-mip.39.net/m/mipso_5154121.html

自古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

在喜马拉雅运动中

川西北形成了极高山峰、

低海拔冰川、深切峡谷、

湍急河流、高寒草原等诸多地貌

成就了许多绮丽的自然风光

也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做好了铺垫

羌族文化

就孕育在这片跌宕起伏的大地上

羌族

是四川省14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

茂县、汶川、理县、黑水以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

这片区域

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羌族源于古羌

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

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

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羌”原是古代人们

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

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

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宋代以后

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

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

保留了羌的族称

羌族人民聚族而居

少则几户多则上百户即可组成一寨

俗称“羌寨”

拍摄地点:四川理县蒲溪寨

摄影/徐献

就地取材土与石建造而成的羌寨

形成玄妙而丰富的空间层次

折射出羌族人

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方式

羌寨

是人类智慧在人居建筑领域的杰作

多建于河谷、半山腰和高半山地带

所建之处大多依山傍水

地形兼顾进行放牧与农耕生产活动

根据古民居建筑专家季富政教授的研究

羌寨在空间形式方面

有以碉楼为中心的空间

如四川汶川的羌锋寨、布瓦寨

茂县的黑虎寨

拍摄地点:汶川布瓦寨

摄影/袁蓉荪

布瓦寨海拔约米

“布瓦”即为羌语“黄泥垒的土峰”

汶川县城与岷江就在附近的峡谷中

拍摄地点:茂县黑虎寨

摄影/袁蓉荪

黑虎寨的群碉均建于唐代

相传,这里的碉楼最多时达余座

后来由于自然垮塌或人为拆除

到现在保存完整的已不足10座

还有的羌寨以水渠为中心

如汶川的龙溪寨、郭竹铺寨

理县的桃坪寨、通化寨、木卡寨

以及以道路和过街楼为中心的空间

如理县的老木卡寨、桃坪寨

茂县的纳普寨

和以官寨为中心的空间

如茂县曲谷河西寨

即以王泰昌官寨为中心展开的空间形式

……

拍摄地点:汶川龙溪寨

摄影/徐献

这里之所以享有“千碉之国”的美誉

就在于

川西北高原的羌族人民

在其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下

创造出特殊的空间形态

——碉楼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年入选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碉楼

是羌寨建筑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羌语称其为“邛笼”

《后汉书西南夷传》有羌族人

“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

过去,羌族碉楼

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于防御

可兼顾瞭望与传递信息

也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之意

现在主要用作居住和仓储

摄影/袁蓉荪

羌族碉楼的外形有

四角、六角、八角与多角

各碉底层全部封闭

而在二层开小门一道

自二层起四周开内大外小的长方形小窗

以作通风、瞭望和射击之用

各层间用随时可抽取的独木梯上下

摄影/陈庆

建造羌族碉楼的工具十分简单

——主要为铁锤、铲板

除此之外

无论是石料还是黄泥建造的碉楼

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在整个建造过程中

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

全凭工匠的经验目测心会

不含钢筋混凝土的羌寨碉楼

守护子民平安的羌寨碉楼

历经几百上千年风雨洗礼的羌寨碉楼

经历了年叠溪里氏7.4级大地震

以及8年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但多数却牢固坚实

证明了其建造的科学性

拍摄地点:理县桃坪羌寨

摄影/袁蓉荪

有着高超建筑造诣的羌族人

却并没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独有的文字

岷江、湔江上游地区羌族

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很早就用汉文记事

中古羌人

在寻找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手段中

在西夏王朝元昊的大力主张下

还创造、使用过西夏文字

遗憾的是

现在鲜有学者能释读西夏文字

羌寨深深

除了碉楼营造技艺

还有很多羌族传统文化

也在我国“非遗保护”的行列中

也许

没有独属于本民族特有的文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诱发了诸多如音乐、戏剧等

依靠“言传身教”流传至今的

羌族传统文化

口弦音乐

羌族的口弦音乐

是一种使用黄金竹制作而成的乐器

口弦音的改变

全凭演奏者扯动麻线的力度

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

以及口形大小、口中气流的强弱而定

演奏技巧性很强

摄影/袁蓉荪

相对封闭的羌族生活

也受到了现代音乐形式

以及播放媒介的冲击和影响

老一辈羌民中能“扯”口弦子的越来越少

年轻人对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

自觉的传承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羌笛以箭竹为基本材料

其音色高亢而略有悲凉感

是人们在喜庆丰收

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

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

摄影/喻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宋、元、明各代文人的诗歌中

常见到关于羌笛的记载

如今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及黑水县一带的羌族地区

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这种乐器

《羌戈大战》

这是一部羌族的英雄史诗

记述了一支羌族先民

从西北高原南迁的历史进程中

与原住在岷江上游一带的“嘎”人之间的战争

并最终取得胜利

从而定居于此的历史

摄影/班翔

前面我们说到

羌族的文化传承基本依靠的是

口头上传授

以及对前人音乐、舞蹈等形式的传承

《羌戈大战》文辞优美,音韵铿锵

包含了大量远古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

在叙述历史事件和描写战争场面中

也记述了羌族的民间信仰观念

如在战争中古羌人如何得到天神之助

如白石作为古羌人的庇护所

和对敌战争中的制胜武器等

羊皮鼓舞

又称“跳经”

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

后来演变为民间舞蹈

形式更为自由,舞蹈语言也更为丰富

可以说羊皮鼓舞跳出了

古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摄影/李春林

羌族多声部民歌

现今仅存于四川松潘县小姓乡

与镇坪乡的少数羌族山寨

小姓乡与红原藏区毗邻

当地人生活受藏族文化影响

很多方面都呈现出藏羌文化交融的特征

因此

了解羌族多声部民歌

也为其他藏缅语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摄影/王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多声部民歌所依存的生活基础

与社会条件逐渐消失

加之多声部歌唱难度大

对歌手素质的要求较高

因而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陷入困境

古老的艺术形式面临消亡的危险

有待积极抢救

禹的传说

禹被羌族人民视为自己民族的保护神

羌族地区被视为大禹故里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

将禹奉为神灵

且全民族对其顶礼膜拜者

仅见于羌族

史书有“禹生石纽”的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天问》也有记述

石纽山、刳儿坪、涂禹山、

禹碑岭等多有禹迹所在

摄影/李春林

一个民族

在混沌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

不仅得益于子嗣的兴旺绵延

更在于属于本民族人民的智慧

与这强而有力的智慧

所启迪的文化的生命力

羌族非遗印证了一句话: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摄影/泽让闼徐献陈锦袁蓉荪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

和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来和新兴文化

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厦

其中不乏限制中华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希望通过介绍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起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的传统文明的重视

如果你去四川旅行

不要忘记走进羌族人民生活的

川西北深处

去看望那里的人

他们有人类最古老而原始的创造力

他们在坚守生而为人

对美最深刻、最极致的追求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5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