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传递力量孕育希望国际在线

图①:傅廷栋在油菜试验基地。

图②:支月英给孩子们指导作业。

图③:吕秀兰开展果树种植技术培训。

图④:姚建民指导宁夏海原县“万亩旱地渗水地膜谷子示范田”的后期管理。

图⑤:陈立群跟学生们在一起。

图⑥:张骅走访贫困户。

资料照片

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本版报道6位教育系统“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编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

“为农民做些事,比什么都高兴”

人民日报记者张烁

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壶、工作服、笔记本……大清早,一身农民打扮的傅廷栋院士又下田了,他今年已83岁高龄,要是赶上下雨,沾满泥的胶鞋好几斤重。“现在年纪大了,一天只下田四五个小时,以前都是8个小时。”傅廷栋一口广东口音,笑呵呵地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是世界油菜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他育成优质杂交油菜品种15个,累计推广“杂优+双低”油菜近1亿亩,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金灿灿的油菜花不仅美如画,更成为“致富花”。农民们不会忘记,年,傅廷栋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油菜田,手把手地带领大家种植低芥酸、低硫苷的杂交油菜。

“原来的油菜品种高芥酸、高硫苷,菜籽油质量差。现在,‘双低’菜籽油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量高、收益好,品质接近橄榄油。”傅廷栋说。科技的力量让农民们心服口服,原来的油菜亩产90多公斤,现在突破公斤!21年来,和政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5万亩扩大到16万亩,品种全部实现优质化。

60多年来,傅廷栋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农业应用研究就得围着农民打转!”在西北,傅廷栋发现小麦一年种一季有余、种两季不足,7月麦收后地就荒着,容易水土流失,同时,冬天牲畜的饲料也十分紧缺。

能不能种植一种饲料油菜?傅廷栋着手实验。年,“华协1号”试种成功,生长期仅70天左右,亩产饲料3—4吨,能供应生产3—4头羊羔的青饲料。从那以后,西北、东北麦收后至严冬来临前2—3个月的秋闲耕地种油菜,蔚然成风。

傅廷栋还把油菜种到了盐碱地上。他筛选出的“饲油2号”等耐盐碱油菜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市的盐碱荒地上亩产青饲料4—5吨,在浙江苍南县的填海荒地上仍能正常生长。目前,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试验已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为精准扶贫作出贡献。

眼看中国油菜种植面积从不到万亩增长到1亿亩,亩产提高了3倍,总产提高了10倍,达到万吨,傅廷栋心中无比自豪。有人劝他歇歇,他总是笑着说:“我能够为农民做些事情,比什么都高兴!”

江西省奉新县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

“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远离贫困”

本报记者丁雅诵

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到两鬓斑白的“支奶奶”,江西省奉新县乡村教师支月英,40多年来辗转泥洋村小学和白洋教学点两所深山学校,将余名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出大山,资助2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点亮了大山里的希望。

年,怀揣着理想与激情,支月英来到泥洋村小学。可到学校一看,她傻了眼:教室四面透风,只有一块黑板,连课桌椅都是拼凑起来的。恶劣的条件让来这里的老师换了一拨又一拨。“看到孩子们清澈明亮的眼睛,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支月英说。

支月英没有食言。校舍年久失修,她就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没有课本和文具,她就挑着扁担一趟趟运上山;有家长不让女孩读书,她就挨家挨户把孩子接回来……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为了这句话,支月英付出很多。“刚参加工作时,工资只有几十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我就帮着垫,垫着垫着,有时候连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了,只得去找别人借。”支月英回忆道。为了多赚点钱,支月英曾在双休日、节假日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装车。最惊险的一次,她坐的大货车出了车祸,支月英昏迷了很长时间才醒来,现在脸上还有伤疤。

长期操劳,加上没有及时下山医治,支月英的右耳失聪、右眼失明。有鉴于此,年,组织决定调她到镇里的中心小学任教。而此时,距离泥洋村10多里的白洋村群众联名写信,请支月英到白洋教学点任教。家人劝她别去,她呵呵一笑:“如果人人都到山外,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做那棵树、那朵云,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远离贫困。”如今,年近六旬的支月英仍然初心不改。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

“论文写在大地上,才叫真本事”

本报记者吴月

“李子已经开花坐果了,花期的抹芽、病虫害防治都要重视!”3月初,四川省屏山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正带领团队培训农民。

成都、雅安、阿坝……从北京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归来,吕秀兰马不停蹄地奔赴各个水果生产基地,经常从早忙到晚。

“吕教授选育的新品种李子,果大、离核、脆嫩!我家种了11亩,一年收入能有30多万元,早就脱贫致富了!”茂县凤仪镇水西村村民梁习全高兴地说。如今,羌脆李已成为茂县8万果农脱贫的主导产业。

“没有吕教授,今天日子就没得这么安逸!”四川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茶花村的葡萄种植大户李春霞,去年葡萄园亩产达到了余斤,亩纯利润约万元。可就在几年前,她和村里的葡萄种植户几乎颗粒无收。

当时,村民缺乏种植技术,“夏黑”葡萄栽植密度上限为一亩株,有村民却种了多株,操作不当会导致通风透光差、授粉不良等问题。吕秀兰索性在村里驻扎下来,带领团队手把手指导果农,再让“大户”带“小户”,实现技术推广全覆盖。

“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每次到基层推广科研成果,送品种、送技术,吕秀兰不仅不收费,还给农民送去肥料等农资。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叫真本事。”这些年,吕秀兰和团队在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地建立了葡萄、李、甜樱桃科技示范基地40余个,累计推广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超过70万亩,累计增收达40亿元以上,每年带动人脱贫。

“既然我搞的是果树研究,就一定要拿出一点成果。让农民都富裕了,研究才算有价值。”吕秀兰说,自己的愿望就是用知识富裕农民的口袋,让农民甜蜜蜜地生活。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

“‘渗水地膜’让旱地获丰收”

本报记者张烁

亩产斤,产值元!“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在旱情严重的去年,创造了谷子丰收的奇迹。秘诀是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的“渗水地膜”。

“在吕梁山、燕山沿线半干旱地区,农民靠天吃饭,雨水少时收成很低甚至绝收。”姚建民在调研中敏锐地发现,这些地区的小雨量降水发生频率高达72%以上。能不能将5毫米以下降水转变成有效水?姚建民带领“渗水地膜杂粮旱作高产技术”国家创新团队,奔波在吕梁山、六盘山、燕山—太行山三大贫困片区,对覆盖材料、耕作机械、农艺技术进行全方位研究。

既能让雨水下渗,又能防止水分蒸发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发明出来了,用量小、投资小、质量好。“‘渗水地膜’让旱地获丰收,过去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最多不过斤,这几年山阴县、神池县等地的几十万亩示范基地的谷子,亩产都在斤以上。”姚建民笑着说。

年,山西省神池县海拔米的红崖子贫困村建立起亩旱地谷子高产示范点,大旱之年亩产量超过1斤,增产一倍以上,实现了全村脱贫。近年来,在干旱少雨、广种薄收的三大贫困片区,姚建民带领团队累计推广示范万亩渗水地膜旱地穴播技术,增产粮食5亿公斤,增产幅度超过30%。

宁夏海原县王塘村,年降水量仅毫米。年,姚建民被科技部聘请为“东西部合作科技支宁专家”,在王塘村建立起千亩“渗水地膜机穴播谷子”示范基地,一举创造了旱地谷子亩产斤的纪录,大面积推广平均亩产达到斤,与传统谷子亩产多斤相比,成倍增长。“老百姓奔走相告,‘渗水地膜’成了‘香饽饽’,仅两年时间,宁夏就推广了近30万亩!”宁夏科技厅厅长郭秉晨说。

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原校长陈立群

“老得需要拄拐杖,我也会再来”

本报记者吴月

“我们家祖祖辈辈,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年盛夏,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平兆村,潘吉金80多岁的奶奶紧紧握住陈立群校长的手。这一年,台江县民族中学名考生中有人达本科线,上线率达到79%。而4年前,这个数字仅有10%。

年,年届六旬的陈立群从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眼前的景象让他惊讶:有的老师没有教案,上课松松垮垮;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宿舍,卫生间气味刺鼻;开家长会,有的班来的家长还不如老师多……当时,学校多名学生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有1多人。教育水平有限,全县中考前名的学生,留在本地读高中的只有十来个。

“扶贫先扶志。最重要的是把师生的精气神提升起来。”陈立群在学校推行了10余项制度,还设立了“励志节”。每年,高三师生都要以班级为单位栽下“志向树”,寄托美好理想。

“支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让当地百姓重视教育,他组织老师们在高考后走村串寨、一家一户“送喜报”。

支教期间,陈立群不拿一分钱工资奖金,还多医院治疗……临别时,孩子们的眼泪打湿了陈立群的心,“陈爸爸,不要走!”“以后,即使我老得需要拄拐杖,我也会再来!孩子们放心吧!”他动情地说。如今,作为台江县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陈立群每月仍往返台江与杭州之间,还经常前往甘肃舟曲、山西吕梁等地做调研、做报告。

“我在农村出生,明白机会的重要性。对这些孩子来说,给他们一个机会,就可能改变人生,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陈立群说。

北京林业大学挂职干部、驻远新村第一书记张骅

“第一书记的经历让我人生充满意义”

本报记者丁雅诵

“感谢老铁们的支持!我为黑玉米代言……”前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展开。北京林业大学挂职干部、驻远新村第一书记张骅化身主播。“3个半小时的直播,近20万人围观,销售总额突破20万元。”张骅对这样的业绩感到满意,“脱贫之后,大家伙的日子更要蒸蒸日上。”

别看张骅如今跟村民们打得火热,年底他刚来远新村时,可是吃了不少“闭门羹”。去农民家里讲政策,村民说“拍张照就行了,我地里还有活儿要干”;给村民上党课,党员们反映“讲得很好,就是听不懂”……张骅说:“在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当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转换器。”为了尽快融入远新村,张骅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走村入户。7天时间,他挨个走访了50余户贫困户;12天后,他把全村多户档案全部捋顺。村民们看在眼里,“这个‘博士书记’干活实在!”

发展产业是脱贫的根本。当时,远新村以种植玉米为主,亩产纯收益才多元。张骅仔细研究村里的种植养殖结构,咨询了多位专家,最终决定以“黑色系农产品”为切入点。“我们种植黑糯玉米、黑小米、黑豆、黑芸豆等五谷杂粮,定位一线城市的中高端消费人群。”张骅介绍,现在远新村已建成了集鲜食玉米加工、碴用玉米加工、五谷杂粮真空包装为一体的扶贫车间,种植土地收益翻番,3年累计销售余万元,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

“博士书记”来后,村民们明显感觉干劲足了。通过“三务公开”化解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群众矛盾;通过“村规民约我来定”引导群众参与村级治理;通过“善行义举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也大有变化。“第一书记的经历让我人生充满意义。”张骅说。

版式设计:张芳曼沈亦伶

《人民日报》(年03月21日06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7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