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3月13日电(记者高搏扬胥冰洁)四川省黑水县高级农艺师齐兴禄的家建在半山腰上,一进家门,一股浓重的羊粪味扑面而来。“羊要下崽,我离不开。”他刚从地里施完羊粪肥,满身尘土。
齐兴禄一个人坐在山坡上,望着满山的李子树。那是他和村民辛苦了整整八年的成果,也是他在山中过完第七个春节的动力源泉。
英博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高半山,80%的耕地都在山上,农作物产出效率非常低。年,齐兴禄看见撂荒的土地,下决心要找出方法带领村民致富。
2月21日,齐兴禄抱着两只在春节期间出生的小羊。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凭借38年走访黑水县个村寨的经验,齐兴禄发现,高半山海拔虽高,但光热资源好,适合种植李子树,还能错季上市,在市面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土地坑坑洼洼,以前勉强能种点玉米洋芋自己吃,哪想过还能种李子。”英博村村民罗让说,齐兴禄号召种李子时,这个藏族村子里没人相信会成功。
年,齐兴禄拿着从四川简阳市购回的一万株李子树,嫁接茂县的青红脆李枝条,在海拔多米的山上扎了根。
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推广种植。山路不好走,村民很分散,齐兴禄每天扛着一筐李子和树苗满山游走。不到一个月,以每年每亩元价格流转了85亩土地,建起了果蔬套种产业基地。
2月21日,齐兴禄在给李子树修剪枝条。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通过常规种植和矮化密植等方式,不到两年,基地李子树初次挂果就收入5万余元。“钱包鼓了,我们还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村民苏郎罗尔基说。
“如今,示范园已成为黑水县产业扶贫展示平台和培训基地,累计吸引周边地区户贫困户学习培训。”英博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格西塔介绍,“树上青红脆李,林下种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的种植思路创新了高半山农业发展模式。
去年6月,一场冰雹让满山的李子树损失惨重。“树皮被砸掉了,地里的菜也全都打没了。”齐兴禄说,这是他在黑水县见过的最大一场冰雹。上市能卖15元一斤的李子,当时只能装在桶里喂羊。
“自然灾害难以预测,一定要为农户们上保险、建大棚。”齐兴禄说,完善现代农业设施才是巩固高半山脱贫成果的保障。在他的建议下,村两委已经将农业保险和大棚建设纳入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中。
回想起刚驻村的情景,齐兴禄说,那时只有一个帐篷一张钢丝床,晚上经常熬不住偷偷哭。“还有2年我就退休了,家里人也一直劝我早点下山休息,但这场农业翻身仗还没打赢,我一定要让大家看到高半山的产业振兴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