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一岁宝宝不能上高原只要做好准备,照

头部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a_4784140.html

小爱絮语:你敢带1岁小宝宝出游么,敢带ta去高原么?节前最后一天啦,今天小爱放篇大招,

奇妙妈妈不但带1岁儿子齐齐上了高原还玩得不亦乐乎,她是怎么做到的?在出行、饮食、穿衣方面如何准备?随小爱一起来~

文、图/

奇妙妈妈

决定带娃上高原之前,查了些资料。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明,短时间内的高原生活会对孩子的发育有什么影响。但是有记录的最小的宝宝是两岁,齐齐目前还不到一岁,没有可以参考的攻略。

不过,妈妈是最了解孩子的,齐齐的辅食添加很顺利,没有食物过敏,不挑食,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不错。每天的生活节奏也很规律,晚上七点半入睡,早晨七点起床,白天上下午各一次小睡。平时出门安全座椅坐两个小时也不哭不闹,这些让我有信心带他长途远行。

高原又是我比较熟悉的环境,亲身经历或者见过无数次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基本上心里有数。出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可齐齐平时没表现出哪里容易生病,也没什么可预防的。所以,就先按照能预料到的来准备。

第一道题:出行

旅行必然会走很多路。齐齐还不会走路,体重24斤,比较沉,如何行动是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这次还带了家里的二位老人同行,她们都到过四五千米的高原,身体没有大碍,但毕竟都六十多岁,考虑到我们仨体力有限,第一个必带物品就是轻便伞车,还要能折叠装进行李箱。我家这款据说是yuyu的代工厂生产的,轮子灵活,自重很轻,还能背挎,简直不要太方便。

在若尔盖县城的达扎寺内

登机的时候选择了直接托运,因为在机场候机时可以用机场的便携推车推着齐齐。

难免遇到不平整路段,轻便伞车,两个人抬着也不会太辛苦,推上推下也挺方便的。在高海拔地区,节约体力至关重要。不要太累,休息好,是避免高反的第一件法宝。

当然,比较轻的宝宝出门,背巾、背带等等带娃神器都应该很好用。由于齐齐满月时已经12斤,我们没用多久这些工具就吃不消了……

饮食需要提前准备

一岁宝宝,饮食还是奶+辅食的阶段。齐齐还没有断奶,有了母乳保底,是不用太担心的。但这次出行前面有工作在身,带了奶瓶、奶粉做备用,当然,还要有吸奶器。

中间有个小插曲。因为带的是宽口径的玻璃奶瓶,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在小镇上找不到宽口的奶瓶卖,家里人买了一个标口的塑料奶瓶。奶瓶自带的奶嘴可能用不习惯,齐齐死活不喝,所以奶瓶碎了之后就再没喝过奶粉了。由此获得的教训是一定要带PPE奶瓶。

出门在外,难免长途行车,小点心、零食对于安抚宝宝最有效,出发前我专门给齐齐烤了软软的手指饼干,装了两瓶子,是长途中的加餐,也是没有合适食物时的正餐。

每天的蔬菜、水果都能在当地采购到,完全能够保证基本的维生素摄取。印象最深的就是茂县的应季大樱桃和兰州的瓜,又甜又香,是在北京很难吃到的美味。如果你的宝宝脾胃健康,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一路走来一路吃吧。

对小宝宝来说,旅行就是换个地方生活,我希望能尽量保持平时的习惯。比如,齐齐在家一直是坐餐椅吃饭的。这次出来,我们自己带了个布餐椅,几乎可以套在各种椅子上,延续了生活的一贯性,当然,大人在吃饭时也能轻松很多。

一路用餐都是用这个神器把齐齐固定在椅子上

衣服最好一物多用

高原的特点就是在太阳下晒的要死,而阴凉处又很凉,下雨时冰冷冻人,雨后的若尔盖,穿秋裤和毛衣都不觉得暖和。所以宝宝不会出太多汗,要注意保暖。

长途旅行穿衣服都要遵循“洋葱法”,一层一层可以套穿,这是基本原则。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虽然是夏天,也需要一些厚衣物。一定要带一件带帽子的拉链外套,可以套在最外面,并且帽子可以防寒,超级实用。

贴身秋衣一定要穿长一点的,最好是包屁衣,要不然一抱宝宝就露肚脐了,很容易着凉。下身里面一条单裤,在车里或者热的时候穿,早晚凉或者出去直接套一条薄绒裤,可以选择稍大一码的,小家伙穿着也舒服些。

哺乳妈妈出门很麻烦,随身带一块花布,既能在公众场合当喂奶巾,也可以遮阳当披肩。

在羌族地区买的马甲,很长,很护腰,自己经常穿,风大的时候就给齐齐披上,也挺搭配。当地人还能穿着他来背娃,是一物多用的经典案例。

我买了和这个阿妈同款的马甲,可惜没学会怎么背娃

高原风景那么美,民族风情那么浓厚,给宝宝带件能融合进当地风格的衣服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有一件朋友送的藏式小外套,是香格里拉的藏族人家亲手缝制的,在日常的衣服外面,随便一套就很出彩。

当然,如果还能有藏区特色的寺庙、经幡什么的做背景就更好了。

郎木寺内

合理安排小睡是关键

对年幼的宝宝来说,规律的生活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我不希望旅行打乱齐齐的生活节奏,所以考虑最多的就是齐齐什么时候该睡觉了。

齐齐的夜间睡眠一贯很好,早睡早起,夜奶1次,吃完就睡从不醒来哭闹。白天小睡上下午各一次小睡,一般都是2小时左右。一岁前后,是白天由两觉合并成一觉的阶段,心里清楚这个规律,就会有意识地安排每天的活动,也能第一时间判断宝宝的状态。

从茂县到松潘,松潘到若尔盖,以及夏河到兰州,我们都选择的是客车,相对比较有保障。每天的车程一般都在4个小时以内,我们典型的一天是这样的:

清晨七点多醒来,吃饭收拾好之后,八点左右出门活动,逛不超过两个小时肯定回到宾馆,保证齐齐的上午小睡1.5-2小时。吃过午饭,下午两三点上车,过没多久,齐齐继续小睡,五六点到达目的地之前,齐齐基本睡醒,大概也是1.5-2小时。傍晚外出活动,保证九点左右入睡。由于高原天黑的晚,齐齐晚上的入睡时间比在家时稍晚一点,但整体睡眠还是非常充足的。

上车睡觉,自动充电

中途,从四川的若尔盖到甘肃的夏河,是没有公共交通的,一天的路程只能包车。长途包车,尽可能选择熟人介绍的司机,既安全,路上又多了很多照顾。我们的藏族司机豆噶,还带我们去他家里喝了茶,吃了点心,玩儿了一会儿。

因为齐齐的小睡,这段路途中的很多景点我们并没有去。我们并不是追求到此一游的人群,最享受的就是在豆噶家的草场休息,所有人都很放松。相比于天然的美景和浓浓的人情味儿,刻意修饰,竖起栅栏收费的景点也没有那么大吸引力了。

小心高反和其他意外

海拔超过米,大部分人会出现头晕、嗜睡、胸闷等等高原反应,每个人体质不同,程度不同,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关系也很大。我自己是到了海拔米以上才会有感觉,有时候徒步翻过海拔米的垭口都没事儿,有时候在米的地方爬楼却会莫名其妙地头疼恶心。大部分时候,轻微的头疼睡一晚就好,严重的时候吃点高原安肯定好转,从没吸过氧。

我的经验是,避免高反最有效的就是缓慢适应,不用提前吃什么药物,遵循放慢脚步多休息的原则,身体自己会习惯。

大部分的高反带来的身体不舒服都可以自己缓解,但一岁的宝宝还不会表达,需要妈妈仔细观察和分辨。齐齐在去若尔盖的路上,非常嗜睡,在本应该清醒的时候也是迷迷糊糊的,因为没有其他不舒服,我基本判断就是海拔上升带来的异常,不用紧张,静观其变。

到了若尔盖之后,藏族朋友为我们准备了酸奶和氧气瓶。酸奶是非常适合小孩子的食物,牦牛酸奶醇香有营养,齐齐很爱吃。藏族人说多吃酸奶能缓解高原反应。也许是吧,反正齐齐没什么问题。

便携式的氧气瓶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实在不舒服,吸氧肯定管用。在若尔盖的第二晚,家里老人有点恶心、胸闷、晚上睡不着觉,吸了几口氧感觉舒服多了,第二天早晨安然无恙。

这次高原之行,齐齐出现的最大意外是发烧。夜里睡不安稳,但白天精神还好,也不哭闹。不明白什么原因。后来拉了一次臭臭的粑粑之后就退烧了,我们意识到是积食了,吃的东西不消化。出门在外,肠胃最容易出问题,相比于拉肚子,积食的表现不那么明显,所以如果发烧并且手心发热,先别急着吃退烧药,观察一下看看。

除此之外,我们的旅途一切顺利,并没有出现什么困境。旅行在哪都一样,只要出发,就会遇到意外,应对方法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对环境的了解,对自己和孩子身体的了解,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关于行程

6月10日北京—成都—茂县

6月13日茂县—松潘

6月14日松潘—若尔盖

6月15日若尔盖

6月16日若尔盖—夏河

6月17日夏河—兰州

6月18日兰州—北京

半天坐车,半天闲逛,每一站都住一晚,慢慢适应海拔的升高。原本从茂县到若尔盖的路程包车一天就能到,但是我希望家人慢慢适应,选择了坐客车两天到达。虽然麻烦些,但心里踏实。

齐齐在草地上撒欢儿,老人们四处漫步,这是此行最惬意的时刻。

带孩子上高原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但的确需要做些功课和准备。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让你少些顾虑,多些信心。

愿你和孩子能一起享受高原的美景和深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是奇妙妈妈?

在神山冈仁波齐转山时被赐予生命第一个宝宝,从内蒙游学归来被赐予生命中第二个宝宝。曾经做过自然类杂志编辑,也曾在强公司推动公益。年轻时追踪迁徙的鹤,深入草原高原人家,一直与孩子、土地在一起。有娃后专心在家育儿,立志带娃重走年轻路。

本文编辑:王芳王悦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