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海古村落之三青海日报

这里是天然原始林区,遥望可见蓝天、白云,聆听可闻溪流、鸟鸣,举目是高耸入云的川西云杉,远眺是壮美巍峨的高山峡谷。爬到山顶仿佛可以触摸云彩,走到河边能够看到鱼儿微笑,山涧里流淌下来的清泉,喝一口竟然是甜的,行走在美浪沟、红军沟,原来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是玛可河,它从海拔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哇尔依乡察七沟顶而来,经班玛县流入四川境内。公里的旅程,高原极地的跋涉,造就古朴的村落,留下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个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找寻那些隐逸在时光中的村落。多彩玛可河——高原物种基因库本报记者叶文娟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境内的玛可河林场,总面积.74公顷。林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巴颜喀拉山支脉果洛山的南麓,是青海省长江流域大渡河源头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一片天然原始林区。这里平均海拔米,被誉为“高原物种基因库”,林区林木储积量大约万立方米,林区内生长的高原植物有种,另外还有1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全国林业区划中界定为重点生态公益型林区,并划定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具有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显要的生态功能。由于与川西高原林区连成一片,气候温和,可种植青棵、豌豆、马铃薯、油菜和白菜、萝卜等农作物。而玛可河林场目前每年的造林面积多达公顷(亩)。玛可河林区也是我国高寒林区重要的生物种群库,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得这里成为生物学、生态学家开展研究的天堂,被誉为果洛“小江南”。目前林区内共有植物67科属种。野生动物分布有白唇鹿、金钱豹、雪豹、雉鹑、金雕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还有棕熊、猕猴、小熊猫等2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和10余种省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存于玛可河的川陕哲罗鲑(又名“猫鱼”)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水生物活化石,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走进玛可河林场,灌木丛生、松柏挺拔,山脚下随处可见的小树随风摇曳,隐藏在森林中独特的藏式碉楼民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革命历史遗迹红军沟也为这里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当深秋季节,玛可河两岸的杨树纷纷披上金装,一片金光耀眼,宛如一幅幅泼墨画尽收眼底。除了秋季多姿色彩之外,玛可河流域还是最大的藏式碉楼聚集区,这里的碉楼与四川藏区的碉楼风格不同,更加简朴,一切都保持着原汁原味……曾经,玛可河林场是我省主要的木材供应地,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先后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三江源保护工程,如今,林场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少砍树、栽好树、保护好林业资源”,为此,林场职工和附近的百姓,放下斧头电锯,拿起铁锹树苗,开始护林种树。位于林场内的灯塔乡班前村,长久以来,牧民们日出而牧,日落而息,生活简单悠闲。现在,做生意、搞运输、种植中藏药材,家家户户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告别了“出门靠骑马、拉运靠牦牛”的时代,阔步迈进了“出行有摩托、运输有汽车、通信有电话、看病报药费、上学有学校”的新时代。现任灯塔乡班前村党支部书记的尕玛求,是一个50多岁憨厚朴实的藏族汉子,自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中取得了突出业绩,将昔日的特困村变成了草原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生态村。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惠民政策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为此,尕玛求和党支部一班人在班前村建立健全了巡山护林队、义务消防队、林业管护队等组织,由他亲自负责、经常性开展工作。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班前村每年定期邀请司法、林业等部门懂藏汉双语的同志给党员和群众讲解生态保护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使群众的生态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班玛县“守着林区不烧柴”已经成为牧民群众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得这里的自然生态持续明显改善。如今,玛可河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年的52%提高到了现在的60%以上,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树木蓄积量双增长。班玛县城乡绿化率居全省同类县榜首。据玛可河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林区除了有自己的管护人员外,他们还聘请了本地有威望的70多名牧民群众做生态管护员,每月增加收入元。这样既增加了收入,也逐渐提高了广大牧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如今,在玛可河林场管理人员和当地牧民群众的携手保护下,这个当年红军走过的山林更加郁郁葱葱,蓝天、白云、森林、草原、河流、雪山构成了这里气势磅礴的大美画卷。藏式碉楼——藏乡最美代言本报记者叶文娟班玛,藏语意思为“莲花”,也就是莲花盛开的地方,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班玛,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这里不仅有青海最大的原始森林,还有许多羊肚菌、鹿角菜等美味可口的野菜,大黄、黄芪、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等名贵的中草药也产自这里。班玛,一年四季都很美。虽说是高原,但这里气候不干燥,氧气充足,植被茂盛。行走在这里,人们的心灵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清晨,站在玛可河边,闭上双眼,面对原始森林和藏式碉楼,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是多么的舒畅、惬意的事情。不得不说,班玛是一个放飞心灵的地方。一班玛藏式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楼群落之一。班玛藏式碉楼主要分布在班玛县灯塔乡的班前、可培、格日则村,其中班前村内有碉楼近百座,大多有年以上的历史,这些碉楼由专业的藏族石匠修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藏式碉楼是由藏族先民用石头建造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方形建筑物。一般高三、四层,在高层有窗,可以抵挡外敌入侵。随着时间的逝去,已经成为古迹,在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也有商家建造,作为吸引游客的装饰。青海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荒原上的石堆成为人们建筑房屋的主材。藏族人用石块石片垒砌出三四层高的房子,因形似碉堡而得名碉房。碉房虽然年代久远,但在房间的功能分配上,却一点儿也不逊于现代别墅楼房。碉楼和民居本是两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居住之处称为住宅,是先民息止之所,也是人类最原初的、最大量的建筑类型。碉楼则为具有防御功能的军事建筑。中国古代文献对碉楼这种建筑最早加以记载的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冉夷駹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今四川西北茂县)……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这里说的“邛笼”是目前所见对碉楼建筑最早的称呼。在文明早期,人们以氏族为单位组织生活、生产并共同抵御外地入侵。这时候出现的是“依山据险,屯聚相保”的聚落联防形式,并且防御性的单独碉楼在碉楼与村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氏族社会转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社会形态。碉楼随之发展的更深层次则是碉楼与居住空间在空间上结合,这形成了在村落整体防御之外的第二道防御屏障。二位于玛可河林区的灯塔、亚尔堂等乡的农牧民,有世代居住于山顶的习俗,两岸的藏式碉楼民居,依山势高低错落,全部是用石料砌成,这种碉楼在其他藏族聚居区很难见到,和闻名的四川丹巴碉楼相比各有特色。穿梭在这些藏式碉楼中,让你充分感受这多年历史的藏式碉楼带来的不一样的震撼……站在班玛县后山俯瞰县城,古朴的碉楼掩映在彩林之中,真是绝美的景观。不禁让人感叹在海拔0米的地方还能生长出这么多天然的树木,足见生态环境之好。碉楼多建于山上,纯粹由石片堆砌而成,坚固耐用,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大多数都还有人居住。驾车沿着山路往前走到红军沟附近,藏式碉楼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灯塔乡班前村,是藏式碉楼最为密集的地方,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商业化气息。山脚下的碉楼,傍河而居,非常密集。山腰和山顶的碉楼没有那么密集,却更显气势。这样连体的碉楼想必是大家族共居的家,可以算得上是碉楼中的别墅了吧。这些独特的藏式碉楼民居、佛教寺院、革命历史遗迹红军沟等,构成了这里多元的旅游元素。三年,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国家公布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班前村名列其中。如今,藏式碉楼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块招牌。沿着蜿蜒流淌的玛可河,欣赏着一路上的美景,藏式碉楼隐隐约约掩映在风景优美的原始森林中,一棵棵树木矗立在玛可河旁,仿佛保卫家园的勇士,风雨无阻,永远挺立。班玛县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班前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在上海援建的大力支持下,班前村的旅游业发展很快,茂密的森林、逐渐增多的野生动物,历史悠久的藏式碉楼等吸引着八方来客。传统的藏式碉楼外墙糊满了牛粪,炊烟随着落日的夕阳袅袅升起时,村民巴桑经营的青年驿站,便热闹了起来,当人们行走一天,藏式碉楼是最好的休息地,回到藏式碉楼家庭宾馆,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坐在休息厅吃着巴桑亲手做的酸奶,喝着醇香的奶茶,听着原生态的藏族歌谣和村庄里老人小孩充满欢乐的笑声,望着远处的风景,心中的所有杂念早已抛至九霄云外,唯独有的尽是眼前的美景和无限的遐想……作者:钟倩来源:青海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2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