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河流的变迁澎湃在线

                            

触摸历史印记见证成华风采

听天府文化游文旅成华

第53期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如果你在春天驱车驶出都江堰的山区,一路南行,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片抬眼望不到边的田野,不时会看到一座座城镇屹立在沃野之中,仿佛是上帝撒在大地棋盘上的棋子。

都江堰水利工程(图据成都发布)

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河流交错纵横。如果从空中俯瞰,你会看到一片片绿色和金色交相辉映,绿色的庄稼如同巨毯,金黄的菜花如同锦缎。绿色与黄色相互错落,组成了一幅巨大的画面。民居的房前屋后,偶尔会传出鸡犬的叫声,惊起树梢上麻雀……成都平原的乡村总是一派富饶、宁静,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景象。

如果你继续南行,田野尽头就会渐渐出现都市的轮廓。幢幢大楼风格多样,高低错落;道路如同蛛网一般布满各个角落,车辆像蚁群来往穿梭。在楼群与道路之间,散落着一团团绿地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条河流越过平畴田野,钻进城市,穿行在道路、楼宇和桥梁之间,像两条翡翠玉带包围着中心城区。这座繁华的城市就是成都,它一个是居住着千万人口的大都会。

眼前的图景,从乡村到城市,到处都是幸福祥和。但若我们像电影一样把时间轴往回拖动,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候的成都平原又是怎样的图景呢?

岷江(图据微彭山)

那时,挣脱岷山羁绊的岷江,像脱缰的野马,一路冲刷,平原上沟壑纵横,洪水肆虐。岷江犹如一颗倒地的巨树,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是它的根须。而这粗粗细细的根须就形成了一张撒开的大网,笼罩在广阔的平原上。使用着原始工具的古蜀人,聚集在沟壑之间的台地上,努力地建设着他们的家园。然而,肆无忌惮的洪水毫不留情地冲毁了他们刚刚开垦的土地和建成的聚落。于是人们不得不划着独木舟不断迁移,不断地与洪水作战。

最终,他们在被后人称为瞿上、郫邑、成都的几个地方找到了定居点。在这里用竹笼卵石修筑成堤坝挡水,挖开沟渠疏导洪流。渐渐地,野蛮的洪水被导入大江,沼泽逐步干涸被开垦成良田、牧场,庄稼开始在田野里生长;家畜也开始在野地里撒欢;炊烟在聚落上空袅袅升起。古蜀文明在洪荒曾经肆虐过的平原上生长起来,河流和水域滋养着这片土地。

接下来,我就为你讲述一下,河流是如何惠及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盆地的。

岷江(图据微彭山)

成都平原是由岷江和沱江冲击形成的两块巨大冲积扇所组成,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水流格局。岷江和沱江两条大河最终又在平原东侧被龙泉山所收拢,分别从金堂、正兴、新津流出平原。处于整个平原核心地带的成都就坐落在岷江冲积扇的东南部。如果说成都平原是一块水造的平原,那么,成都就是一座水养育的城市。数千年来,成都城址不变,甚至名称也不变,都是因为水的缘故。

从地图上看岷、沱两江的具体流径,你会发现,沱江发源于四川西北部的九顶山南麓,南流至金堂县赵镇之后,汇合了毗河、青白江、湔江、石亭江。从源头到赵镇这一段,全长千米,被称为绵远河。出了赵镇后汇入长江,长千米,被称为沱江。沱江流经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内江、自贡、重庆等地,最后在泸州汇入长江。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就在沱江流域。

岷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有东西两个源头。东边的源头出自松潘县岷山南麓海拔米的弓杠岭,西边的源头出自海拔米的郎架岭,二股水流在松潘县虹桥关上游的川主寺合为一股,然后自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进入平原后,流经郫县、成都、新津、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犍为,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干流全长千米。

弓杠岭(图据百度百科)

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就在成都市区北郊的凤凰山,两条江都流经成都,但只有岷江在成都市区全面张开,沱江则与主城区北郊擦肩而过。因此岷江是成都城市真正的母亲河。

成都的南河,古代称为检江、锦江、外江。它是李冰修建都江堰时从岷江干流上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先为走马河,流至郫县称清水河,流到成都西郊被称为南河,之后绕成都西、南,向东流去。

锦江

府河上游是柏条河,古名郫江。在唐代以前,郫江流到成都城西北九里堤后,原本继续南流经过城西过铜仁路,在通惠门附近折而向东,与锦江平行而流,大致经过南校场、西胜街、文庙西街、上池街、纯化街、中莲池、下莲池,最后在城东南合江园与锦江汇合。唐代晚期,古郫江被人为改道更名为清远江,进城后沿老城区的北部和东部流,仍然在城东南与锦江合流。乾符二年,也就是公元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为了加强城防,上报朝廷,请求修筑罗城,将郫江改道,使其成为城北、城东护城的一道屏障。从此形成了成都市区“二江抱城”的水道格局。《方舆胜览》中记载:“高骈未筑罗城,内外江皆从城西入,自骈筑城,遂从西北作縻枣堰,内江绕城北而东,注于外江。”说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文献中的“外江和内江”,指的就是府河与南河。

柏条河(图据每日都江堰)

古代的郫江和检江在成都西北,又各自分了若干支流,如摸底河、犀角河、沙河,以及已经消失的金河、解玉溪等等。这些支流再分为若干支流,由此而形成了发达的水系。正是这些丰富的河流水系,为悠久的古蜀文明提供了生长、发展的条件,也造就了古代成都水网密布城市面貌。

虽然,如今的成都城市面积不断地扩展,但“两江抱城”的格局一直得到承袭和发展。成都市内的诸多水利设施,发挥了供水、排水、泄洪、蓄洪、水运、水产、动力、娱乐、消防、防御等诸多功能,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成都也因为河流的丰饶而焕发着水盈盈的光泽。

来源:《沙河风》

原标题:《成都河流的变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