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汶川地震,15名空降兵从4999米

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是许多人民子弟兵用他们的负重前行为我们努力拼搏而来的。在国家发生战乱、灾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是冲在第一线,拼尽全力守护每一位人民。

年的汶川地震便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15名空降兵,从米的高空舍命盲跳,那纵身一跃挽救了灾区千万人民的生命,而这15名空降兵如今都身居何职呢?

年的汶川地震是最令人痛心和难忘的一场巨大地震灾难,因为这一场地震让整个汶川的运转按下了暂停键。地震发生后,相关政府部门立刻调遣了15万救援的军人前往汶川地区进行救援。

与此同时,前往灾区支援的医疗团队达上百万人。在紧急救援的黄金72小时内,大家都万众一心,与时间赛跑,只求挽救更多的生命。而在汶川地震中,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是茂县,茂县是属于汶川地震的震源中心,因此茂县整体的灾害情况最为严重。

成都区解放军部队派遣六千名官兵前往灾区支援,由于茂县受灾害情况太严重,很多信息都与外界直接阻隔开来,而且茂县周围地势险要,有湍急的河流,又有陡峭的山林,一旦发生余震,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必然会造成二次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在黄金时间段内实施紧急救援,相关救援指挥中心决定采取空降兵降落茂县,打通内外信息传播,开展救援。

此次救援具有极大的风险,经过指挥中心的深思熟虑,决定安排李振波,即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组织一支空降兵救援队伍前往茂县开展救援。李振波在接到救援中心的电话后毫不犹豫接受了安排,并主动请缨,由自己亲自带队前往茂县进行救援。

那时的李振波已经年满48岁,是空降兵研究所的重要成员,再加上年龄不断上升,身体素质与其他年轻官兵比起来相差甚远,所以上级在接受到李振波的请示时,犹豫万分。

而李振波坚持要与空降兵们一同前往灾区展开救援,便坚持向上级反复报告,最终被授命带队前往救援。李振波组织的空降兵部队共有一百多人,其中有年纪尚轻的,也有经验老道的,大家在前往灾区救援前便很清楚此次救援活动的危险性。

因此,每一位空降兵出征时都带着必死的决心。临走之前,所有的战士都已经写好了遗书,同家人进行简短的交流,“如果我没有回来,就带着我的愿望,好好活下去”。

5月13日下午2点,载有空降兵部队的飞机到达了茂县上空的5km高度处,但是由于天气的恶劣以及飞行高度过高,无法正确判断和选择适合跳伞的地理位置,这也就给空降兵的跳伞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米的高度便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为高度过高,空降兵在高空很有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进而导致脑部反应较为迟钝,这种情况下选择跳伞很有可能导致下降的速度达到1秒钟70米,非常危险。

其次,由于高空温度达到零下10度,而空降兵们仅穿着一身单薄的迷彩服,浑身被冻僵,极有可能导致空降兵们在跳伞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肢体及时打开开伞器,而且在这么低的温度下很有可能开伞器也无法正常工作和运行。

最后,由于茂县在地震后便失去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空降兵们在跳伞时对于整个茂县的地域情况、气候情况以及地面落地指挥等都是一无所知,很有可能降落后会掉到陡坡上或者是湍急的河流里,这都会对空降兵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如此危险重重的境况下,李振波毅然决然从一百多名的空降兵队员中挑选出了14名经验丰富的战士,在李振波的带队下一起空降茂县开展支援。而被任命的14名军官面对米的高空跳伞,丝毫没有畏惧,纵身便跳下飞机。

对于空降兵来说最合适的打开降落伞的高度为距离地面3km的高度,也就是说在纵身跃下飞机的一千多米内,空降兵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必须足够硬,不然便无法准确及时地打开降落伞。

而李振波在整个高空跳伞过程中便经历了打开降落伞的惊险时刻。幸运的是,15名空降兵都实现了顺利着陆。

但其中有几个空降兵却因为降落的地面较为陡峭,或多或少受到了伤害。李振波在事后开玩笑说,他们这些空降兵没有掉到水里或者是撞到山崖上主要还是因为有树林的庇佑,将他们挂住了。

李振波在其他的士兵都着陆了之后,与14名战士一起协同成都区解放军部队将茂县大坝实现了分洪,缓解了危机。

在李振波等15名空降兵降落冒险的七天六夜里,他们徒步行走了两百多公里,救援了滞留的三千多名群众,并且开辟了六个空降场,为直升机的救援降落和运输物资的投放创造了条件。

整个救援期间,15名空降兵战士随身携带的干粮和补给每天只摄入一点点,晚上靠单薄的降落伞布来御寒。在全体战士的不懈努力下,将等待救援的幸存者安全救离。

这15名空降兵战士,其中李振波已经退居二线,担任空降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为祖国的远大事业做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于亚斌、殷远则是在此后晋升为空降部队的总教头;雷志胜则是在退伍以后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家乡的街道办事处任职;王磊则是选择成为了一名教师;王君伟在退役以后则选择成为一名警察。

结语

曾经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每一位空降兵不论他们今后身处何处,身在何职,都值得每一个人尊敬,他们身上的精神也值得每一个人赞扬和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0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