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史考证2四川初名西陵国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一一李白《蜀道难》

诗的后两句好理解!因为早年的四川盆地是由沧海变成桑田,没人居住,自然不与秦塞通人烟。

那蚕从何时开国呢?

蚕丛开国于黄帝娶嫘祖时!

我的《嫘祖故里在盐亭》一文,已考证了蚕丛开国以前,四川盆地不叫蜀,叫西陵国!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1]。这就是四川盆地开始的那段历史。

《华阳国志*蜀志》肯定了《五帝本纪》的记载,并加以补充:“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2]。

四川盐亭嫘祖陵

四川盐亭嫘祖陵是四川初名西陵国的物证。

唐赵蕤的《嫘祖圣地碑序》就是四川初名西陵国的文字证明。

李延军先生的《黄帝生平年表》考证,蜀字是黄帝为褒奖嫘祖而造。黄帝以吐丝的蚕为字形,以西陵氏的图腾为字音,创造了蜀字。从甲骨文起到楷书的蜀字,真的都与蚕有关。[4]

李延军先生的黄帝造蜀字的考证,黄帝在四川盐亭生活十三个年头,修德振兵的事迹,也是四川初名西陵国的文字证明。

黄帝娶嫘祖后,人们就找不到西陵国和西陵氏了。

根据以上线索,我作出一个判断:

蚕丛开国是在黄帝娶嫘祖时。

四川初名西陵国。黄帝娶嫘祖、造蜀字,封西陵氏酋长为蚕丛侯以后,西陵国就成了蜀,西陵氏就成了蚕丛氏。

年前,西陵氏是从山路进入成都平原。有余友强先生捡到的石斧为证。[5]

余友强捡到的失斧引出的路线图

西陵氏进入成都平原示意图[5]

《陵(汉字)-百度百科》:

陵,汉语一级字,读作陵(líng),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为“登上、升”义。百度“陵字演变过程”。

陵字演变

陵字演变过程图[6]

可见西陵氏得名于,从四川盆地的西部翻山进入成都平原。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四川盆地的人,是从西边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翻过九顶山筲箕塘,到什邡市的桂圆桥遗址和广汉的联合乡遗址。

年前,他们开创了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

年前,他们修筑了宝墩古城群落。

约在年,黄帝与西陵氏结盟。西陵国成了蜀。西陵氏酋长被封为蚕丛侯。

黄帝60年,嫘祖病逝,归葬盐亭。

四川盐亭嫘祖陵

黄帝66年。黄帝在武当周围黄龙、龙坪、黄化、龙口、白桑、黄云铺等地巡游。在白桑,看到臣民养桑,想起嫘祖,封为“先桑娘娘”。[4]

结论:四川盆地就是古西陵国。西陵氏得名于从西面翻越大山进入成都平原。黄帝与西陵氏结盟后,西陵国成了蜀。西陵氏改称蚕丛氏。

参考资料

[1](汉)司马迁《五帝本纪》。

[2](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3](唐)赵蕤《嫘祖圣地碑序》。

[4]作者李延军《黄帝生平年表》。

[5]华西都市报报道:《放牛娃捡到的一枚石斧或将揭开三星堆创造者之谜》。

[6]网络资料:《陵(汉字)-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2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