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新生活群像新华社客户端

北京治疗手足癣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23日,汶川县威州镇索桥村5岁小朋友朱时兴(左六)在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唱歌;右图为6月23日,汶川县威州镇索桥村5岁小朋友朱时兴在村里玩耍时留影。年,在汶川县教育局等多方努力下,汶川县威州镇索桥村办起幼儿园,村民们的适龄子女从此可在家门口免费就读幼儿园。幼儿园现有老师两名,学生七名。据了解,每名学生每天免费配发一顿营养餐,包含一个鸡蛋、一块蛋糕和一瓶牛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截至年3月,该州已累计完成10.3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13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阿坝州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减贫;以全域旅游为抓手,让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将非遗作品转化为文化商品推向市场,开启群众不离乡、不离土的就业增收模式;创新生态扶贫模式,让2.4万名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踏上生态保护岗位,促进增收。新华社记者刘坤沈伯韩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村民熊德军在照料他养的阿坝中蜂(6月12日摄);右图为熊德军与他养的阿坝中蜂(6月12日摄)。熊德军,藏族,52岁,与妻子吉先玉相伴生活。之前并无固定职业,曾经在村里的蔬菜大棚打过工,也曾在周边的建设工地做过临时工。年开始,在丹波村第一书记等帮助下,他开始养阿坝中蜂,从一开始的2箱发展到如今的21箱,已成为村里养蜂最多的人。年,熊德军通过养蜂增收元左右,年预计将通过养蜂增收达2万元以上。平日里,熊德军会把自己学到的养蜂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帮助他们一起养蜂。熊德军有一个小小的梦想:成立一家专门的养蜂合作社,带着其他乡亲一起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养蜂致富。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3日,壤塘县尕多乡瑟谷村村民血四姐(左一)在从当地一家农牧产业公司工作人员处领取务工工资;右图为6月13日,壤塘县尕多乡瑟谷村村民血四姐在展示自己领到的工资。血四姐是壤塘县尕多乡瑟谷村人,丈夫因病于年不幸离世,之后家中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年6月,血四姐有了一份新的工作,成为当地一家农牧产业公司的员工。该公司在瑟谷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一个高原蔬菜基地。经过培训,原本对种植一窍不通的血四姐现在熟练掌握种植技术,她每月能领到元左右的工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阿坝县麦昆乡沃朗村的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桑俄吉在采蘑菇(6月14日摄);右图为桑俄吉拎着自己采摘的蘑菇(6月14日摄)。桑俄吉,藏族,58岁,家住距离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几公里远的齐卡洛村,此前一直靠和儿子去很远的地方挖虫草为生,年开始在食用菌基地工作,算上加班费,每月收入元左右。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主要采用“公司+基地+集体经济+农户(贫困户)”的生产模式,实行收益保底、按股分红。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3日,墨吉在壤塘县棒托石刻公园内制作石刻作品;右图为6月13日,墨吉在展示自己的石刻作品。墨吉是壤塘县茸木达乡洞窝村人,家里只有他和三个孩子,以前没有收入来源,仅有的4亩土地只能种点青稞,真的是“穷得叮当响”。年,县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了石刻传习所。墨吉与附近村里的一些贫困户一起,成了学员。从选石、勾画、雕刻、上色等工序学起,墨吉很快就熟悉了石刻作品的制作。现在,他已经从学员变成了正式员工,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他不仅脱贫,还通过石刻技艺走在“致富响叮当”的路上。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5日,阿坝县神座村村民扎各泽在村中打扫卫生;右图为6月15日,阿坝县神座村村民扎各泽在新房中留影。近年来,神座村以风景秀丽的神座景区为依托,全村村民同工同劳提升村貌,曾经的贫困户扎各泽与大多数村民一样,也吃上了“旅游饭”,牵马、卖酸奶就为他每年创收近三万元。同时,村里还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让他每月有固定的元收入。年,国家补助扎各泽6万余元建起了新房。年,扎各泽顺利脱贫。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2日,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支部书记高让头在大棚内采摘草莓;右图为6月12日,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支部书记高让头在大棚内留影。出生于年的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党支部书记高让头曾经是一名贫困户,在精准帮扶和自己的努力奋斗下,他不但自己脱贫,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目前,高让头家种植了12亩地,养殖了30头猪以及只跑山鸡。高让头介绍,年5月,投资余万元的旅游主干道已经立项开建,随后,投资万元的“丹波云舍”民宿项目也将正式开工建设。“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春风,丹波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高让头说。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上图为在若尔盖县的诺尔央牦牛绒编制传习所,当地村民扎西降初将牦牛绒纺成的线缠绕在小线轴上,供编织牦牛绒围巾等制品的机器使用(6月17日摄);左下图为在若尔盖县的诺尔央牦牛绒编制传习所,扎西降初的妻子麦州(右)带着5个月大的女儿用传统技法手工制作牦牛绒制品(6月17日摄);右图为在若尔盖县的诺尔央牦牛绒编制传习所,扎西降初和妻子麦州手捧牦牛绒制品(6月17日摄)。扎西降初和妻子麦州都是达扎寺镇红光村村民,曾为村里的贫困户,家里靠养牦牛为生,一年能有1到2万元不固定的收入。年到诺尔央牦牛绒编制传习所上班后,两人每个月可以赚多元,还能照料自家的30多头牦牛。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22日,在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内,胡春莲在制作羌绣;右图为6月22日,在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内,胡春莲在展示自己制作的羌绣抱枕。羌族姑娘胡春莲因病致贫,曾一直在家休养身体,没有收入。年,在帮扶干部的介绍下,胡春莲与羌绣“结缘”,她来到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羌绣并从事相关工作,这让她每月有了元的固定收入。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汶川县索桥村,陈向前在家中制作银饰(6月23日摄);右图为陈向前展示自己最喜欢的银饰作品(6月23日摄)。30岁的羌族小伙陈向前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年,母亲大病,此时父亲也已去世多年,家里因病致贫,他靠开小店卖银饰为母亲筹钱治病。年,陈向前获评汶川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年,陈向前全家3口人收入9万元左右。年,他关了县里的小店,回到村里和母亲、姐姐一同生活。他说:“家乡越来越好了,该回来了,毕竟我的根在这里。”如今,他一年光靠制作银饰就能赚五六万元。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松潘县川主寺镇牧场村,如戈在家中厨房煮牦牛肉,为接待游客做准备(6月17日摄);右图为如戈在家里新建的藏式家庭宾馆二楼专门接待游客的藏式大客厅里(6月17日摄)。如戈,藏族,46岁,育有3个子女。牧场村是当地的牧民定居村,近年来,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乡野风光、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旅游业。如戈家是村里第一个发展藏家乐的,年刚开始时只有1间木屋3个床位。通过一家人的辛勤劳动,如戈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家底也越来越殷实,家里的牦牛从年的头壮大到如今的近头。如今,如戈家聘用了本村两名村民当服务员,帮助他们增收。在她家的带动下,牧场村已经发展出4家藏家乐,每家年增收约5万元,年又新发展了3家藏式家庭宾馆,共有26个床位,预计每家年增收约3万元。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1日,理县桃坪镇佳山村村民龙庭恒在采摘樱桃;右图为6月11日,理县桃坪镇佳山村村民龙庭恒在种植的糖心苹果树旁留影。27岁的羌族小伙龙庭恒年从成都高等纺织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理县桃坪镇佳山村,担任佳山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庭恒说,这两年合作社发展很快,从原有的5户社员发展壮大为现在的28户社员,果树种植面积达亩地,年产值万元,并帮助8户贫困户社员成功脱贫。龙庭恒自家种有果树10亩,去年收入20多万元,其中近一半的销量是通过网络销售。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九寨沟县勿角镇甲勿村,陈海霞(前左)身着白马藏族传统服饰,为游客表演锅庄舞(6月19日摄);右图为在九寨沟县勿角镇甲勿村,陈海霞在富有白马藏族特色的农家乐前(6月19日摄)。陈海霞,汉族,31岁,从九寨沟县双河乡上甘座村嫁到甲勿村已有11年。此前,家中只有丈夫秦德来一个人靠打零工、挖野生药材赚钱,年全家只有不足2万元收入。年,九寨沟县整合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用于甲勿村农房外观风貌和村道改造,建成数百平方米的停车场,一些农家小院变身民宿、农家乐。年,甲勿村共接待游客余人次,增收10余万元。随着游客的增多,陈海霞在今年购置了白马藏族的传统服饰,为游客表演民族舞蹈、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她希望未来能把自家的几栋房子改造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农家乐,接待更多游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3日,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棚村村民更波在制作藏香;右图为6月13日,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棚村村民更波展示他制作的藏香。更波是壤塘县上壤塘乡仁棚村人,因为房子离公路很远,交通不便,家中也没有种养产业,4口之家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更波家一度生活十分困难。三年前,更波来到壤塘县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内免费学习藏香制作,如今他已学有所成,每月能领到元的工资,家庭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内进驻有唐卡、梵乐、藏医药、藏香等传习单位,当地及附近村民在这里可以免费学习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学成后留在这里创作作品,每个月可获得数千元固定收入以及作品销售提成。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在壤塘县尕多乡瑟谷村热不卡小组,村民尚壤扶着微耕机在蔬菜基地里耕地(6月13日摄);右图为尚壤站在微耕机旁(6月13日摄)。尚壤,藏族,26岁。多年前他靠挖药材为生,经常去很远的地方采药。年,尚壤有了一份新的工作,成为当地一家农牧产业公司的员工。该公司在瑟谷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一个高原蔬菜基地。经过培训,原本对种植一窍二不通的尚壤现在对播种、耕地相当熟练。现在尚壤每个月能有元的收入,工作离家近,收入也相对稳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9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