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最后一个堡垒亚洲最长单洞双线铁路

治疗白癜风的岐黄圣手 https://m.39.net/disease/a_9325388.html

新春伊始

成兰铁路川西北高原建设工地如火如荼

成为这片土地亘古以来颇为壮观的景致

为了这条梦想之路

中铁二局成兰人已奋战了近9年

成兰铁路德胜隧道(原名云屯堡隧道)建成后将是亚洲最长双线合修隧道

他们为沿线人民奔上幸福快车道

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迈向新征程

谱写出一篇篇催人奋进的壮丽诗篇

这是大国重器的担当与使命

是人心所向的民生工程

是中国铁路攻坚克难的典范

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

中铁二局成兰人顶着以“软岩大变形”

为主要特点的世界级施工难题

坚韧地推动成兰铁路施工稳步向前……

「目录01九载风雨:挑战世界级大难题02玉汝于成:攻坚克难担大使命

03吃苦奉献:年轻人贡献大力量

」01九载风雨

-挑战世界级大难题-

成兰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中“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川段位于四川境内,新建正线长约.8公里,正线铺轨公里,是我国又一条在海拔米以上高原修建的“天路”,也是四川沟通西北的铁路大通道。

春暖大地,再次告别严冬。今年立春以来,一向寒冷的川西北地区也变得温暖了起来,由中铁二局施工的成兰铁路德胜隧道(原名云屯堡隧道)洞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最后的冲刺。“整条隧道我们分为8个工作面进行施工,按照现在的进度,我们有信心按上级要求实现洞通目标。”项目经理沙宗天说。

“只要德胜隧道这个‘硬骨头’啃下来了,就意味着距离成兰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也不远了。”这是成兰铁路所有建设者的心声,也是支撑他们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当前,德胜隧道是成兰铁路全线仅剩的一座还未贯通的隧道,隧道的顺利贯通,对于成兰铁路建设来说意义重大。项目标段预计工期42个月,如今,总工期要将近9年,这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并不多见。

“成兰难,难成兰。”成兰铁路复杂的地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中铁二局自年上战场,至今已经过去8载春秋。“四极三高五复杂”是对这条铁路施工难度的最形象的总结: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汶川地震效应极为显著;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和高地质灾害风险;复杂的构造运动历史、复杂的构造形迹、复杂多变的复理岩建造、复杂的地应力环境、复杂的地下水条件……

项目所在的四川省阿坝州属地震、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成兰铁路开工以来,先后发生过茂县山体高位滑坡、九寨沟地震等大型地质灾害,以及大大小小几十次的山体滑坡、桥梁冲毁等自然灾害,给本身围岩极差的隧道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交通不畅,带来了建设物资供应短缺等问题。这里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原始、独特、敏感、脆弱”的特点,是全球生态热点地区之一,施工安全及环保风险极高。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环境,让工程建设异常艰难,大暴雨、泥石流、大滑坡、突涌水等自然地质灾害频繁扰动着工地。国内多名专家考察后,认定成兰铁路建设难度为“国内罕见、世界难题”。

(板岩夹炭质千枚岩节理裂隙发育

挤压破碎、扭曲严重)

德胜隧道位于镇江关至松潘区间,为双线合修隧道,全长米,建成后将是全亚洲最长的单洞双线铁路隧道,是成兰铁路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自年9月德胜隧道开工以来,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建设的深入展开,成兰铁路先天、后天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逐步显现: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里程长、安全质量风险高……诸多难题接踵而至,前所未有的困难给了施工的二局人“当头一棒”。

德胜隧道主要岩性为砂岩、板岩、千枚岩互层,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整个隧道内形成10个次级褶皱,核部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极易造成变形、坍塌,有时候隧道里掌子面抓取一块小岩石,用手都能捏成粉末。德胜隧道的围岩大变形在铁路建设史上都很罕见,宁折不弯的拱架、工字钢、H型支撑钢、仰拱、套拱,在它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柔软得像麻花扭曲变形。前面掘进刚衬砌完,后面变形开裂就得拆除,重新研究方案,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只有在施工中不断摸索加以解决。

“一般隧道使用的是长3.5米至4米、直径22毫米的钢筋,而德胜隧道使用的是长10米、直径32毫米的锚杆。”“支护环节,一般隧道使用强度最高的是HW型钢,一米重20公斤,三四个人就能抬得起来,但我们使用的是一米重50公斤的特制型钢,需要七八个人才能抬得动。”项目书记汪俊杰介绍道。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一个接一个。除了高地应力与岩体破碎,另一个大难题就是水。“都知道挖隧道害怕碰到岩体软弱,但最怕的还是水,千枚岩本来就软,遇水就成了泥,被业内人士称为‘在豆腐上打洞’真是一点也不夸张。”隧道右侧米有平行发育的岷江支流,洞内涌水更是家常便饭。

隧道内部还含有1座“亚洲第一、中国惟一”的隧道内防灾救援站,位于隧道4号横洞工区,距隧道进口8.81千米,距出口13.千米,线路纵坡为9‰的上坡,全长米,最大埋深约米。防灾救援站包含救援平导、疏散横通道、隧底疏散联络通道、平行排烟道、竖井式联络烟道等,布局极其复杂,由于隧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经施工开挖扰动后一旦产生群洞效应,很容易发生大面积塌陷,施工难度巨大。

(云屯堡隧道救援站胜利贯通)

▼02玉汝于成

-攻坚克难担大使命-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困难,中铁二局成兰人敢于亮剑,绝不退缩。攻破世界级的隧道施工难题,成为成兰铁路公司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重中之重。

铁路总公司与成兰铁路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成兰铁路建设。自年德胜隧道开工以来,成兰铁路公司主要领导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74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