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东方古堡

郑华国 https://m-mip.39.net/fk/mipso_5387140.html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而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在周朝时,羌之别种“姜”与周关系密切,大量羌人融入华夏。

羌族碉楼主要分布在四川的茂县、汶川、理县等羌族地区。碉楼,又名邛笼、碉、碉房、石巢等。在不同地域,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追求也是不同的,综合反映了地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是我国较为珍贵的文化瑰宝。

碉楼建筑集住房、防御、储藏、传递信息等功能于一体,它不仅能孤立建造,自成一体,又能群建丛立,碉与碉相互呼应,还能与民房结合建造;其造型端庄,技艺精湛,结构考究,抵御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被誉为“东方古堡”。

羌族碉楼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角、十二角等不同形体,有片石、粘土、石粘混合等不同建造方式,高者达十余丈。建筑体呈上窄下宽的规则几何图案,可有效分解建筑体内外之力;每层分布外窄内宽“日”、“+”等形状射孔若干,兼具采光、通风、观察、攻击、防御等功能。

碉楼的修建让人惊叹,匠人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碉楼建成后稳固牢靠,经久不坏。现在羌区的碉楼虽能见到,但比以前少了很多,不少地方也新修了一些碉楼,多为观赏用。

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有正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存储粮食使用。碉楼是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建筑物,正是因为有了碉楼的存在,人民的生活才能处于长时间的平静。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先行将文化融入建筑、文旅、建材的文化建筑产业对接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7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