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成博
打卡地点:阿坝州茂县中国古羌城
地标简介:中国古羌城是阿坝州以展示羌文化为主的4A景区,主要由中国羌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羌王官寨、演艺中心、金龟寨等景观景点及特色建筑组成,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羌文化核心展示地。
生活在川西高原的羌族,有着“云朵上的民族”之称。在羌族悠久的历史中,发展出了羌绣、羌医、羌族多声部等独特技艺,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基因。正如国家级非遗羌绣传承人李兴秀所说,“羌族是一个富有的民族”,4项国家级非遗、18项省级非遗、64项州级非遗、项县级非遗,正是羌族富有的体现。
汶川特大地震中,羌族聚居区受损严重。震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文化,茂县规划建设了总占地余亩的中国古羌城,在展示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的同时,吸纳周边居民就业。中国古羌城由中国羌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羌王官寨、演艺中心、金龟寨等景观景点及特色建筑组成,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羌文化核心展示地。
沉浸式感受羌族历史文化魅力
平常,每天早上中国古羌城都会模拟以前羌王迎接贵客的礼仪,举行开城仪式。身着民族盛装的羌族群众跳起欢快的沙朗,“释比”引领队伍拾阶而上,“羌王”和“王妃”在城门口向八方游客挥手示意。“这是模仿古代羌王迎接贵客时的仪式,参与表演的人员全部是古羌城员工。这些员工中的大部分人,以前都是高山上的农民,迁出安置后来到羌城工作,每个月能有元左右的收入。”中国古羌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国古羌城,是一座典型的羌族碉楼建筑。“进到羌城后,我们也在羌城内设置了很多场景,游客可以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羌族的文化与习俗,欣赏羌族非遗的魅力,”该负责人表示,游客如果对羌族非遗感兴趣,还可以到位于羌城外不远处的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进一步打卡羌族非遗。
在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里,聚集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竞技游艺、传统医药、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多种门类的非遗项目。通过邀请相关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驻传习中心,当地形成了一个集非遗展示、传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景点,让更多游客近距离感受到羌族非遗的魅力。
非遗传承中带动当地居民增收
在羌族百姓口中,羌绣又叫扎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靠着绣娘的领悟与慧心代代相传,她们自己构图、自己画样,然后凭借一双巧手绣出画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兴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从长辈那里学习并领悟了羌绣的技法。
真正使她意识到羌绣价值的,是年的一次经历。当时还是当地一名小学教师的她,绣了一副叠溪镇的神龟回游。“我拿到景区去,景区的工作人员居然愿意出价60元来买。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才8元。”李兴秀至今记得当时工作人员的出价给自己内心带来的震惊,而更令她震惊的是,这位工作人员转手将神龟回游卖给一位外国游客,对方出价元。“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羌族妇女几乎都会的扎花,原来有这么高的价值。”
年,李兴秀带着自己的羌绣作品到北京参加展览。当发现参展人员知道蜀绣、湘绣、苏绣、苗绣等,却对羌绣一无所知时,李兴秀哭了,她下定决心要把羌绣发扬光大。她辞去了小学教师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羌绣的传承与推广中。
今天,李兴秀在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有了自己的工作场所,还在茂县多地拥有7个基地,通过培训,前后向多人传授羌绣的刺绣、图案、针法等技艺,许多学员学成后,一天就能挣五六百。
据介绍,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羌族文化、旅游服务等技能培训,中国古羌城自建成以来,已累计吸收吸纳近千人就业,非遗传习中心通过培训帮助约名当地居民实现居家就业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