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通车对话川青铁路隧道专业设计负责人

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随着川青铁路建成通车,乘坐动车前往阿坝州的旅客也将增多,乘坐火车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从成都出发直至绵竹南站,一路均有美丽风景,但过了安州站后,基本就像在坐地铁,很难见到外部风景。“一条风景线变成地铁线,大家乘坐时千万别吐槽。”据中铁二院正高级工程师川青铁路隧道专业设计负责人姜波介绍,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线全长公里,成都出发之后的70公里为地面线路,余下的公里中,有公里均为隧道,隧道平均长度超过12公里,最长的隧道达28公里。为了克服活动断裂带带来的影响,“仿脊椎”节段隧道设计,在全线多个隧道应用。▲中铁二院正高级工程师川青铁路隧道专业设计负责人姜波10年建设20公里跃龙门隧道是中国在建铁路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跃龙门隧道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和阿坝州茂县,该隧道双洞分修,单洞长20公里,加上辅助坑道,施工总里程达71公里,最大埋深达米。作为首条“洞穿”龙门山断裂带的铁路隧道,跃龙门隧道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一座隧道就具有“四极三高五复杂”的所有特点,即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高地壳应力、高地震烈度和高地质灾害风险;复杂的构造运动历史、复杂多变的富理岩建造、复杂的地应力环境、复杂的地下水条件、复杂的结构型式。▲茂县站“为了克服建设难题,我们持续开展科研攻关,重点聚焦软岩大变形主动控制、穿越活动断裂带节段、富水岩溶超前地质预报、特长高瓦斯隧道通风及智能物流组织运输等,最终成功实现跃龙门隧道的贯通。”姜波说。其实,在跃龙门隧道还有一项独特设计。“跃龙门隧道穿越高川坪断层也就是龙门山中央断裂时,我们将传统隧道设计成了动物脊柱的样子,在断裂带影响范围密集设置了22条特殊设计变形缝,这样一条具备错动能力的隧道就建成了。隧道在遇到错动或地震动时,就有变形适应能力,不至于像传统隧道一样面临垮塌风险。”姜波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脊柱”设计图据了解,跃龙门隧道是中国在建铁路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创造多个全国第一,包括辅助坑道规模全国第一,非煤有害气体逸出段落长度全国第一,5亿年前寒武系高地应力软岩变形段落长度全国第一,单隧穿越地质地层时空长度全国第一。在业内人士看来,跃龙门隧道的贯通实现了复杂特长越岭隧道设计施工的新突破,为中国乃至世界高原山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隧道比64%平安隧道填补了中国极端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空白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青白江东段桥隧比达64%,从全线来看,隧道占比并不高,但走出成都平原,进入山区后,隧道占比急剧增加。成都出发之后的70余公里为地面线路,余下的公里中,有公里均为隧道。▲列车正在驶入茂县站平安隧道是目前西南山区开通运营铁路的最长隧道,该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至松潘段的岷江河谷地段,单线长度米。隧道平行于岷江活动断裂带,跨越岷江左岸的宝顶沟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的生长地,在设计及施工阶段就被评判为极高风险隧道。建设期间,项目多次遭遇地震、洪灾、泥石流等,隧道修建时断层带、岩爆、高地温等不良地质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高度机械化、配套创新采用全环法施工方法,最高时全隧分成3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该隧道填补了中国强烈地震带、极端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空白。红星新闻记者闫宇恒摄影记者王勤陶轲部分图据受访者编辑成序(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75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