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28日上午11时许,动车C次首次从川青铁路茂县站驶往成都,标志着经过12年建设,川青铁路四川首段——成都东至镇江关段正式贯通运营。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将至。历经12年的栉风沐雨,攻坚克难,如今,这条被誉为“高原的新天路”“开往川西北高原的超级地铁”终于花开落地。川青铁路,让川西北的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阿坝州是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于一身的旅游好去处。中国古羌城、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大雪山、达古冰川,丰富的旅游资源令人向往。现在,时速公里的动车,将川西北地区和成都平原快速相连,动车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更为安逸的、慢节奏的旅游新体验。近年来,旅游业可以说是阿坝州经济增长的“重头戏”。旅游业的红火,带动吃、住、行、购等一系列消费增长,使得乡村民宿、特色小吃、民族服饰等其他行业变得更为兴旺,让当地的百姓不出家门便可以把腰包鼓起来。再结合阿坝州的“一州两区三家园”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抓住了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实实在在地让当地百姓日子过得更加红火。可以说,川青铁路不仅让阿坝州融入了成都平原2小时旅游圈,更为全面推进川西北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川青铁路,新时代“黑科技”让我们倍感心安。科技,是铁路提供给列车与乘客的“保险”。作为一条高海拔、大温差线路,为了让旅客有更加舒适的候车环境,在茂县、松潘、九寨沟黄龙三个游客接待量大、海拔高的车站候车厅、售票大厅、公共卫生间等地方均首次采用了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从脚底传进身体的暖意,切实让旅客有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候车环境,也让旅客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好客与热情。此外,川青铁路需横穿龙门山地震带,所以在什邡西至镇江关间共安设16台地震计,组成了一套高速铁路地需预警系统。当地震发生时,这套预警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完成地震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判断,并及时生成、传输和发布警报信息及紧急处置信息,通过车地联动的方式提升列车紧急处置效能,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在川青铁路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的“黑科技”被大量的投入使用,它不仅让列车在川西北大地上运行得更加安全,也让旅客在乘坐过程中更加安心。川青铁路的开通,不仅带给了沿线百姓幸福生活的“加速度”,更让川西北地区紧紧跟上了高铁时代的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郑力才、袁成奇)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