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大展宏图汶川禹迹图的价值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编者按

年9月26日至28日,在“阿坝州大禹文化学术交流活动暨汶川县无忧地·慢生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大会”上,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与汶川互赠禹迹图,还就《守正创新,大展宏图》作了大会交流。现刊登此文,以供同仁参考。

图1《汶川禹迹图》文本

今天,在大禹文化研究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汶川禹迹图》编制成功并在此发布。此图是四川第一张以县域为单元,完备、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标志着汶川和绍兴大禹的出生和归葬之地的禹迹图已集大成,互补互证,并相连成整体,展示于世。这无疑将十分有利大禹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工作,并在全国树立起典范。

图2《汶川禹迹图》

一.

“禹迹图”为什么先在大禹生死两地诞生

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再次相遇与握手。

图3汶川、绍兴互赠禹迹图

(一)

丰富的大禹历史文化记述和遗存

关于禹兴西羌和大禹归葬会稽多有历史文献记载,此录《史记》:

《史记·六国年表》:

图4《史记》大禹生汶川记载

故禹兴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集解》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

《史记·夏本纪》:

图5《史记》大禹葬会稽记载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完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关于汶川和绍兴两地的禹文化遗存流传,主题鲜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和体系完整,为世所公认。

(二)

活态文化传承不息

大禹是华夏族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被尊为“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大禹治水的核心价值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大禹文化是活态的。一是体现几千年来本土的大禹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所谓羌风汤汤、禹迹绵绵。大禹的伟大精神,千古传颂,万民敬仰;大禹的优秀品格,百世流芳,名扬四海;大禹的故事,“石纽投胎”“大禹出世”“禹生禹穴”“禹生刳儿坪”传承不息,生动丰富;大禹的歌谣,音响高远,余音缭绕;至于禹步坚强有力,释比文脉清晰,既神秘又震撼人心,为世人崇仰。

图6石纽山刳儿坪图

二是弘扬广大,凝聚精华。如绍兴的禹王庙,相传最早为启所建。《越绝书》卷八载:“故禹宗庙在小城南门外,大城内,禹稷在庙西,今南里。”《水经注·渐江水》记载:会稽山“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因而葬之”。

台州市“北城大王庙”有故事:

据传方诸山(九峰)曾好发洪水,有东华帝君看到这里经常洪灾泛滥,心生慈悲,便派遣青樟童子去绍兴会稽山请水官大帝大禹安排平水大王周凯前往。经过平水大王周凯的治理之后,洪灾不再暴发,人们生活安定。为了纪念大禹、周凯的功劳,当地民众在马鞍山上建立大王庙,供奉水官大帝大禹、平水大王周凯。

这说明大禹祭祀文化是有源头的,是活态的,寄托了民间对大禹的敬仰,对治水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求。

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是为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治水英雄的缩影和象征,而最具影响力的应是大禹留下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力量的治水精神,概括为“献身、负责、求实”,是为中华水文化的基石。

(三)

文化自觉自信

禹文化深深根植于汶川、绍兴的土壤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编制好禹迹图,两地的民众有期待,专家学者有底气和自觉,当地政府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开展禹文化的弘扬,形成编制禹迹图的共识。《汶川禹迹图》在仅一年余的时间里编制成功,图文并茂,显示其研究精深、内容丰富,实证充分、体系完整的特色。

图7阿坝州大禹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永安解读《汶川禹迹图》

二.

重点展示大禹文化的传承发展脉络

“禹迹”主要指我国古代文献有关大禹治水活动所经过的传说记载,自古以来依然存世的大禹祭祀地点及建筑物,有关禹的碑记、地名、歌舞等。

(一)

《会稽大禹庙碑》

民国2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李协所撰。其中对传统大禹历史文化的研究进行了精确的评说:

“禹何人?斯崇之者以为神,否其为神者则并否有其人,研经者不以科学之道,而好奇之士喜为诙诡之说以求立异,均非可以为训也。”

“夫禹之德行,孔氏、墨氏言之至矣;禹之功业,孟轲、史迁述之详矣,后起之人虽欲赞一辞而不得。”

“吾华民族每一行业,必有其所祀之神,尚在乎斯。”

李仪祉先生的观点,至今对大禹的研究仍有指导意义,大禹属整个中华民族开创者的形象和精神,从细枝末节上去争论一些问题,违背历史事实和当时条件去进行不切实际的考证,反而失去了意义,甚至成为无稽之说。

(二)

两张禹迹图的比较

《汶川禹迹图》

以大禹的诞生为核心文化内容,生生不息。

阿坝境内共査找到禹迹79处,其中宫庙祠遗址类18处、山名(洞、池)类18处、地名类11处、碑(石)刻类15处、地名(村名)类15处,其他2处。分布于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小金的行政区域。其中汶川居大多。

《绍兴禹迹图》

以地平天成、大禹陵、祭禹为核心内容,弘扬光大。

由“前言”“图”“表”“照片”组成。主要内容是汲取以大禹治水为主体的历史文献记载、重要传说故事、现存纪念建筑、地名等编制而成,共有禹迹处。其中陵、庙、祠类21处;地名类22处;山、湖自然实体类25处;碑刻、摩崖、雕塑类59处。本图还收录有代表性的照片14张。

图8绍兴禹迹图

(三)

全新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著名学者谭继和认为“禹迹图是学术大案的基础,相信能解决大禹学案的许多争论问题”。谭先生的这一观点是在大量历史研究和深入思考基础上得出的精辟论断。

图9谭继和会长大会演讲

禹迹图是一种全新的大禹文化研究方法,所证明、显示的并不是以大禹是否有其人,或在何地的治水业绩为重点的研究成果,而是展示了大禹文化的传播脉络和历史传承不同区域和种类的特点。

通过禹迹图我们可以思考和研究为什么大禹文化会集中在这些地区、流域产生?历史上这些地区历史地理环境是如何演变的?主流禹文化的源头与传播路径是什么?大禹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和意义?

令人欣喜的是《汶川禹迹图》与“禹兴西羌”的文献记载高度一致,与农耕文化与治水文化有着客观上的逻辑印证,与古羌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十分吻合,客观形象地向世人展示了汶川厚重的大禹文化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

多学科深入研究是破解密码提升完善必由之路

历经多年的历史传播,遍布华夏大地的禹文化要编入一张图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禹迹图研究意义重大,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

图10专家学术论坛

(一)

不同学科研究的意义

对照禹迹图,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和比较会使研究工作取得相得益彰、事半功倍之功效。

水利史——海侵与史前大洪水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禹迹的生发与传播,往往体现了此地为自然灾害多发之地;东、西方治水理念的不同,对大禹、诺亚行迹的比较。

历史地理——沧海桑田的演变与禹迹传播的影响与先后出现。

考古——禹迹与同一历史时期文化遗址的比较,如浙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的水利工程与大禹治水的关系。

文史——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与传播发展,从史前治水到国家建立文化的发展逻辑。

民族学——禹迹的广泛性,促进了华夏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国家的统一。

宗教——大禹文化与释比文化、道教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图11释比文化传承

对外交流——大禹文化的东亚传播与不同国家的同异。

(二)

科学严谨研究编制

言必有据。禹迹的选入首先要以坚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正本清源,区分正史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口口相传的不同。

制图规范。基础选图必须规范正规,要有正式图号。一般要有水系、山脉、历史地名、主要行政区域。

田野考证。除了文物部门的普查,编制者应开展禹迹文化更深入的调查并结合研究;对地下文物的考古发现,应及时梳理时代文化脉络和价值。

交流互鉴。相信禹迹图的编制将会在全国各地引起反响,各地将兴起编制的兴趣。为此可开展多层面的交流、比较、学习。日本的禹迹图编制也有多年积累,有着较丰富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制定入选标准。随着新的禹迹图编制出现,制定禹迹图的入选、编制规范成为必须。

(三)

久久为功经世致用

《浙江禹迹图》

图在《绍兴禹迹图》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和提升。

正图。分前言、图、表、照片。水系与行政区域。

考释。研究及实地考证成果。有“浙江禹迹”处,“防风氏遗址”4处,“越地舜迹”37处,“浙江大禹前后时代新石器文化遗址”30处。

附录。收重要禹迹、禹颂、禹祭文,大禹研究理论、学术和考证文章。

图12浙江禹迹图

《日本禹迹图》

—年,日本的大禹研究专家、学者,坚定执着、严谨规范,孜孜以求、不断进取。

至年统计,日本有禹迹处,并且国内崇尚大禹、祭祀大禹成为民风习俗。由正图、表、照、释文组成。确定了“大禹遗迹认定标准”,“禹王遗迹数据引用规章”等规范。

图13日本禹王遗迹分布图

数字版《浙江禹迹图》

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共同推出的一个线上“学术地图”平台。该平台具体由浙江大学"大数据+学术地图创新团队”负责实施。实现GIS与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结合。在原有纸版基础上,增添了更丰富的文字、图片,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浙江禹迹”“防风遗址”等的内容和风貌。体现了图文并茂、视频可见,空间庞大、查阅便捷的特点。

图14数字版《浙江禹迹图》

(四)

大禹文化国际化

“禹风浩荡,遍行天下”。大禹文化客观上体现了系统、全面的发展过程,并依河流水系为主要脉络的走向,有着以流域传承为主流的特点。因之,禹迹图的编制要求去偏行政区域化,还原历史的真实与原创。

大禹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守正创新,不断发展与提升,《中国禹迹图》、《东亚禹迹图》编制成功为时并不遥远。

最后录王阳明先生诗句与同仁共勉:“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图15王阳明诗句

非常荣幸能参加今年阿坝州大禹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使我有很好的学习机会,也很高兴能与阿坝州的同仁互赠禹迹图。再次感谢大家。

图16汶川文旅融合

年10月

(本文根据讲稿整理)

编辑:罗景月

来源: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3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