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唐代雅州通往藏区之灵关古道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历史上四川省雅州市就是内地通往西域和南疆的边疆重镇,同时由于该地区多雨,空气湿润,又是边茶主要出产地,出产大量优质茶叶,这两个优越的条件,使得雅安在古代茶马互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古道盘亘在高山峡谷和高原,沿路遗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人们游览探寻的目标。

关于雅州通往西域的古道,《新唐书·南蛮传》有这样的记载:“雅州西有通吐蕃道三:曰夏阳、曰夔松、曰始阳,皆诸蛮错居”。宋《皇朝郡县志》中的记载:“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曰灵关,曰碉门,曰始阳,而灵关去吐蕃路险而远”。虽然叫法不同,但这三条道路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下面先说说其中的灵关道。

《新唐书·韦皋传》提到:“路惟明自灵关、夏阳,攻逋租、偏松城。”

说明灵关和夏阳这两个地名都在一条道路上,说明夏阳道即灵关道。

最早提到灵关道的文献是《全唐文》,其中记录有《潭州都督杨志本碑》,其中讲到“迁邛州司马,兼平戎军灵关道支度运粮使。七羌九兵,时间暴梗,徵师练卒,式张威防。密径通蜀,穷关抵駹”,说明在唐武则天时期,就在灵关道设置支度运粮使这一官职,说明当时灵关道已经发挥着交通运输和作战的重要作用。

发生在此古道上的历史事件文献上有记录的主要以唐代为主。

唐贞元年间,盐州(陕西省定边县)自从陷落以后,长安城西北方向不再有防守的屏障,吐蕃经常截断灵武的通路,侵害搅扰州、坊州,危及到唐朝政权的稳定。贞元九年(年),德宗颁诏,派兵三万五千人修筑盐州城,为了牵制吐蕃的兵力,还颁诏令泾原、山南、剑南各自派兵深入吐蕃地区,便于完成盐州城的修筑。于是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大将董勔、张芬分两路出击,一路从今茂县向北进攻,另一条是由雅州走灵关道。灵关道的唐军进展迅速,占领通鹤城,焚毁定廉城,最终包围了维州城。由于韦皋在西南地区作战有力,吸引了大量的吐蕃军,唐朝政府最终建成盐州城,于是德宗令韦皋撤军。

到了贞元十七年,吐蕃赞普又率领吐蕃军进攻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北)和朔州(今朔州市),并攻陷麟州(今陕西神木县),让德宗大惊失色,连忙诏令韦皋出兵策应。韦皋这次派出九路唐军出击,其中一路由雅州经略使路惟明带兵三千,自灵关、夏阳这一路,攻逋租、偏松城。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九路大军破蕃兵十六万,拔城七、军镇五、户三千,生擒六千,斩首万余级,灵关路唐军遂进攻维州。面对唐军强大的攻势,赞普不得不派遣论莽热率领当时围攻灵、朔两州的吐蕃军南下解维州之围。韦皋的唐军万人据险设伏,以待之,先出千人挑战。莽热果然上当,率众追之。发伏掩击,鼓噪雷骇,蕃兵自溃,生擒论莽热,俘虏十万,歼灭吐蕃军近半。

韦皋这两次军事行动都有效地牵制了吐蕃军队,圆满地达成了战术目的。

唐元和年间,《全唐文权德舆》还记载了一次唐军在灵关道上的一次军事行动,“剑南西川节度使去八月十八日于雅州灵关路大破蕃寇,拔木破城并破通鹤军、天宝城,应擒生斩级,焚烧仓库楼阁,收获羊马器械等状”。

到了清乾隆年间,乾隆为平定两金川,派清军分五路进入两金川地区,其中一路由四川提督董天弼率领五千清军,于年9月至11月间走灵关古道,向达维进攻。在长达近五年平定金川两土司的战争中,这条古道不仅是进军的线路,也是清军中线后勤物资及兵员补给的交通要道。

到了现代,那就是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北上翻越夹金山雪山,到达维与红四方面军回合,以及红四方面军主力南下作战和撤离,这条灵关古道都承担了重要的使命。共和国开国领导人以及人民军队八个元帅都曾经在这条古道上走过。这条古道又一次见证了这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那么这条历史悠久的古道,其线路是怎么走向的呢?下面就根据历史文献和今天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探讨。

唐代在这一地区和吐蕃经历了几次征战,本人《论对唐代“西山八国”认识的误区》和《寻找杜甫诗中的滴博岭》两篇文章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雅州这一路唐军出灵关道的军事目的很明确,即和今汶川的唐军合击维州的吐蕃军,因此进军方向很清晰,是从雅州出发,按照顺序经灵关、夏阳、逋租、偏松城、木破城、通鹤军、天宝城、野城,逾的博岭,破定廉城,遂围维州。下面对灵关道各路段进行分析。

一、雅州至灵关

关于灵关道的走向,宋《舆地纪胜》中讲得很清楚:“(灵关道)至灵关之外,则与威茂州诸蕃接”。宋时威州为今理县,茂州为今茂县。总的方向就应为出雅州,往西北方向走。道路既然以灵关命名,说明灵关应当是道路的起点,或是道路上重要的地名,那灵关具体在什么位置呢?

《元和志》雅州卢山县:东南至州(雅州)七十里,灵关镇在县西北六十里。

卢山县在雅州的西北方向,灵关又在卢山的西北方向。说明灵关道从雅州出发,基本沿着国道,经过多营、飞仙关,再沿着省道到达芦山县城,也就是文献中的卢山县。

对于芦山至灵关的道路,著名学者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蓝勇在《四川古代交通线路史》中都认为古道是沿着浮屠水(宝兴河),从卫家山(地图名卫家岗)西入一峡口,到真安坪(地图名真南坪)出峡口,基本沿着省道走向。郭声波在《唐代雅属羁縻地区交通路线新考》中也持相同观点。但如果认真分析史料,并进行实地考察,就会发现这个观点和史料记载不符,真正的古道应在双石镇方向。

唐《元和志》卢山县:卢山在县西北九里。其山西北连延入夷獠界,正北即邛州火井县界。灵关镇在县西北六十里。车灵山在下山,有峡口似门,阔三丈,长二百步。关外即夷獠界。

晋《旧唐书》卢山县:卢山在县西北六十里,章卢山下有山峡,口开三丈,长二百步,俗呼为卢关。关外即生獠也。

北宋《寰宇记》卢山县:灵关镇在县北八十二里,四面险峻,控垈蕃蛮,一夫守之可以御百。灵关山在县北二十里,峯岭嵯峨山耸十里,傍夹大路,下有山峡,口阔三丈,长二百歩,俗呼为卢关,通蛮貊之乡,入白狼夷之界。

这三条信息说明灵关镇在芦山以北或者西北方向。有古道要经过山峡,宽度不到十米,长约米。而且有两关,一个是卢关,外通白狼夷。另一个是灵关,外通生獠。文献记载在这段区域的的古道,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很特殊,这成为我们确定古道位置的重要依据。

今宝兴河,古代叫浮屠河,发源于夹金山,流到芦山县境内时,河面已经到达约70米宽,如此流量的河流再挤压到宽度只有10米的峡口,一定会出现奔腾的激流,甚至是出现瀑布的现象。在如此波涛汹涌的峡谷岩壁上修建道路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其他路可走,人们就不会选择在这种危险的地形修路,这是常识。而沿着省道从芦山到灵关,逆宝兴河而上,从公路上就可以通览整个河段的风景,但找不到只有10米宽,米长的地形。甚至整个宝兴河沿河都没有这样的地貌。因此可以完全排除灵关道芦山至灵关这一段走宝兴河的可能。

说明古道另在他处。其实《寰宇记》对道路的讲得很详细,也很确切。

北宋《寰宇记》:灵关山在县北二十里,峯岭嵯峨山耸十里,傍夹大路,下有山峡,口阔三丈,长二百步,俗呼为卢关,通蛮貊之乡入白狼夷之界。

根据这个距离,今芦山县向北10公里处,清仁以北的确有一座山峦挡住道路,山中有一条狭长的裂缝,一条小河从缝隙中流淌而出,乡村公路伴溪而过,由芦山通往双石镇,头顶就是一线之天。驱车穿梭其中,有一种别有洞天的壮观。由于没有拍摄照片,不能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壮美的风景。在此提供一段任乃强老先生年考察这段峡路的文字记录。

《天芦宝札记》:“任嘉场(今任加)至天全属之双河场(今双石镇)15里,皆峡道,峡分两部,东段长七八里,形势较缓,称为峡口,属芦山县。西段长七八里,为砾石层之深邃裂隙,劈地30余丈,以泄双河之水,两壁相距,自踵至顶,俱仅二三丈一线之光,非亭午不能达地,行人缘壁,如入洞府,景趣奇绝。”

此处的地形地貌和史料的记载高度吻合。这个特殊地貌的确认,我们就可读懂上述文献中的地名了,《元和志》中的车灵山、《旧唐书》中章卢山和《寰宇记》灵关山实为一座山。为今双石镇、清仁镇和灵关之间的界山。它到芦山的空间距离符合“灵关山在县北二十里”的描述,地形地貌也和三部史料记录完全吻合。峡口就是《寰宇记》中俗称的卢关,和县城卢山名字相对应。

灵关道之芦山至灵关段

年6月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芦山,其中一路是由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1、2、5、6团和三军团主力,以及红九军团通过此道北上。红军如水银泻地通过芦山,分三路北上,然而没有一兵一卒通过三位学者认为的那条路的,即从卫家岗西入一峡口,到真南坪,说明这条路不可能是官道,无法承担大军通行的作用。

古道出了峡谷就是双石镇,道路在双石镇再折向西,沿着西河,经高桥、翻阅康家山垭子口、大鱼沟,达到灵关。年11月这一段古道再一次经历红四方面军主力南下作战的历史事件,当时南下的左支队是整个红军南下的作战主力,特别是红四方面军全部三大拳头,即9军25师、30军、31军93师以及红军总部都是沿着这条道路南下,是红军主要进攻方向。

为了阻止红军南下,川军李家钰部在康家山垭子口(这个地名在红军文献中反复出现,足见它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整修道路,布置阻击阵地,但面对刚走出藏区来势勇猛的红军,经过激战,川军还是败下阵来。随后红军占领双石镇,并向芦山全境进攻。

垭子口

垭子口远望灵关镇

在峡口附近,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加上红军队伍密集,遭到了川军空军的轰炸,红军将士伤亡严重,特别是红93师,有数名团级干部牺牲。经过7天的激战,红军终于占领芦山全境,并把芦山作为总部和后方基地。(资料来源于《红军长征文献》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

二、灵关至偏松城

这段古道走向,唐代和宋代的记录较少,有详细记载的就是清乾隆平定两金川的文献《钦定平定金川方略》,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一路清军进攻线路和地名,其中最高指挥官定边将军温福奏文写到:

据木坪差人金梁柱称,自雅州前抵木坪(宝兴县城),至尧碛(硗碛)一百二十里,中间偏桥居多,马不能行。

于九月三十日到木坪先行查看道路,自小关子(地名还在)起至尧碛一带多系山岩,一至尧碛以外即可直抵甲金达(夹金山),现在甲金达地方已有陈圣矩带兵前往,小金川亦于附近要隘修立战碉,拟先破战碉占据形胜,则东北可以救援达木巴宗(小金达维),西北可以觅路进攻,抵小金川之美诺(小金县城)。

董天弼所进尧碛一路,在美诺之东,现在攻破之甲金达,及将到之达木巴宗,则系贼匪占据之鄂克什地方(沃日),查达木巴宗之北如巴朗拉(巴朗山)一带贼亦多建碉卡,而福昌一路官兵又力量单弱是以未能即进,今董天弼果能直抵达木巴宗,则福昌等一路势进攻,不惟可与董天弼防合。

依据这些地名和方位,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古道的走向。小关子这个地名现还在使用,据宋明清文献记载的距离和方位,它就是唐代的灵关。小关子扼守着狭长的山谷通道,的确能起到“四面险峻,控垈蕃蛮,一夫守之可以御百”的作用。

古道沿着宝兴河一路向北,在山谷中通行。而红军长征日记中提到了这段古道上的地名就更为详尽,从小关子,经马路山、鼻梁骨、宝兴、大马村、幺店子、大池沟、野猫坪、盐井坪、崔店子、大板桥、硗碛、头道桥、三道桥、扎锅坝、新寨子。这段道路基本上是和省道重合。

翻越夹金山的古道才和省道脱离。经过筲箕窝、五道拐,翻越夹金山,沿着木城沟到达维。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在公路上就能看到昔日的古道在山坡上画出的“之”字型的图案,这条经历一千多年的古道依然还躺在那里,苍山依旧,古人已逝。

夹金山北坡古道线路

夹金山南坡古道

夹金山南坡古道2

00:36

从达维出发,古道经过了斯底叶安(四大安)、资哩(日尔)、阿喀木雅(木垭)、木兰坝、逋租(沃日)、明郭宗(猛固)、偏松城(小金)。

唐代文献中所称的逋租在今小金县沃日乡,清代叫鄂克什,此地地势平坦,有很多可以耕作的土地,人类长期生活在这里,也是鄂克什土司官寨所在地。而偏松城为今小金县城(详见《关于唐代雅州通往吐蕃夏阳道和灵关道的辨析》一文)。

据唐“路惟明自灵关、夏阳,攻逋租、偏松城”的顺序,夏阳在灵关和逋租之间,也就是在今灵关和小金沃日之间,而《寰宇记》中又记载了“吐蕃逋租城首领笼官马东煎等部落在夏阳路安置”,这段记载说明唐朝政府将投降的吐蕃逋租城首领安置到靠近内地的灵关道沿路,接近内地,根据这条信息,说明夏阳应该在夹金山和灵关之间,在这段区域适合人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硗碛,另一个是宝兴,夏阳必居其一。

三、偏松城至野城

据唐《通典》“云山郡,南至吐蕃野城八十里”,云山郡在今理县夹壁,因此从空间看,灵关道当从小金出发总体向东北而去。

按照正常理解,从小金到理县夹壁,古道似乎应当从老营村的猛固桥逆流北上,沿着抚边河而行,和省道重合。从红军将士的日记看,他们也是走这条道的。从年的老照片也可看到这条路。但实际这条道是后来开凿出来,并非更早之前的古道,从猛固桥以北的地形看,抚边河两岸的山势极为险陡,在遥远的古道人力是相当有限,开凿此道有很大的困难。

小金河、抚边河汇合处(拍摄于年)。

桥名就有区别,猛固来源于加绒藏语“明郭宗”,而马鞍桥为后来汉人取名。

这个判断的依据来源于乾隆平定两金川时的文献,其中详细记载了这一带的地形、道路、地名以及战争的进程。由于清军是外来势力,无论是作战还是后勤保障都要依靠已有的古道,或者对古道进行整修和拓宽。只要通过认真分析这些史料,我们就准确找到古道的走向。

年十二月初九,由温福率领的西路大军占领了小金川土司美诺官寨,他对周边局势和道路有这样的描述:

《钦定平定金川方略》:于十二月初六日黎明扺寨,贼众均已逸,督兵前进,辰刻即扺美诺,其时阿桂所奏明亮徳赫布等领兵先到,据称僧格桑业于昨夜逃去,又讯据番众供称,僧格桑从达巴沟逃去,此沟内有两路,一通金川之功噶尔拉,一通布郎郭宗等语。查达巴沟之西山名彭鲁尔,沿沟前至帛噶尔角克碉,往西即金川地界,往北即布朗郭宗。臣等即于是日晚由达巴沟分路搜。

小金川土司美诺官寨为今小金县城所在地。说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逃跑线路和相应地名。功噶尔拉为今天的空卡山,布郎郭宗为今抚边乡,达巴沟为今崇德沟,但沟口大坝村这个地名依然还保留着,发音完全相同。帛噶尔角克碉为今天的八角乡(需要说明的是,清代记录的这些地名来源于藏语的发音,比如这个八角,只要大声读出“帛噶尔角克碉”,和八角的读音很接近,八角是汉人的简化音而已,在研究清代这段文献资料过程中,这种现象很普遍)。

还有两个奏折也把道路的走向说得一清二楚,并指出崇德为四通之路,为交通要道。

《钦定平定金川方略》温福奏言:帯领征兵由帛噶尔角克之北,簇拉角克之南,过翁固达大山下坡即达巴沟,站名崇徳,该处为美诺、布朗郭宗、簇拉角克、帛噶尔角四通之路,形势要当,即派兵四百名令都司马良栋带领驻扎,过此而北有地名松林口,该处林箐深险,旁通簇拉角克大沟,山路丛杂贼匪最易潜踪,且为功噶尔拉大营切近之后路,当即派兵百名令副将多隆武带领驻扎。再自达巴沟起,直至功噶尔拉山一帯,东面大山道路绵亘。

常青奏言:于初二日仍回美诺与王进泰成果等由萨穆果穆桥过河上坡,勘得翁固达山梁一道直抵巴木通,其山极为髙峻,山左即功噶尔拉、崇徳一帯,密箐深沟径通。查翁固达距喇布寨约十余里,而喇布寨距格斯底实止三四里。

崇德就是今崇德村,松林口在崇德村以北,地名还在。簇拉角克沟为今登春沟,萨穆果穆桥为今三官桥,巴木通地名还在使用,喇布寨为今内八寨。根据这两段奏折内容,就可以很清楚找到这些地名之间的地理关系和小金北上的古道走向,如图:

偏松城位置及灵关道走向

纵观整个平定两金川的战争,无论是清军进兵,还是粮路运输,兵站设置都是从这条线路北上的,甚至是温福木果木之败,清军和民夫都是从这条路败走的。

温福随后带领大军向北进发,尾随僧格桑进到布郎郭宗,而不是沿着省道,从老营逆抚边河而上。他提到:

美诺至帛噶尔角克(八角)计程一百二十余里。等于本月初八日自美诺率兵防行,于初九日卯刻扺帛噶尔角克。

也就是经过一天多时间从小金出发,过萨穆果穆桥,也就是今三官桥(详见《三官桥的历史》一文),进入达巴沟(崇德沟),向东翻越翁固达山梁,到达帛噶尔角克碉(八角乡)。

温福丰升额奏言:等于本月初十日子刻分带官兵前进,至寅刻抵大多喇嘛寺(老喇嘛寺)......遂进至木布多(木坡),又进至达克罗寨(达尔扎),又进至布朗郭宗(抚边粮台村)。

温福第二天又从帛噶尔角克碉出发,一天就抵达布郎郭宗。他这段把道路线路说得清楚,这些地名今天还保留着,是沿着省道逆抚边河而上。

需要说明是木布多这个地名,在《钦定平定两金川方畧》中多处又将木布多称为木坡,其实发音都一样,和现在的地名一致。就联系到《全唐文权德舆》中也提到了木破城,“剑南西川节度使去八月十八日于雅州灵关路大破蕃寇,拔木破城并破通鹤军、天宝城”。而老营村北,沿着抚边河而上不远有木坡乡,无论从地理位置上看,也在唐军进兵线路上,发音也和唐代“木破”是相符的,这显然不是巧合,小金县木坡乡当是《全唐文》提到的“木破”,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拔木破城,并破通霍军”说明通鹤军在木破以远,是吐蕃的一个重要军镇,而木坡乡再以北地区,有个较大的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地方,那就是抚边乡。在清代就是小金川土司的官寨底木达,后来改土归流,更名为抚边屯。唐朝将通鹤军设置此处是最合适的。

通霍军再往北,又是什么地方呢?那再看看文献是怎么记载的。

《寰宇记》雅州条目:“西北至吐蕃偏松城九日程”;卢山条目:“卢山县(雅州)西北七十里”;“灵关路在县界,去蕃界八日程,从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

总结一下这两段文献,从雅安到偏松城九日程;加上雅州到卢山一日路程,卢山条目中“去蕃界八日程”和雅州条目中“西北至吐蕃偏松城九日程”一致。此处的“蕃界”也就是指偏松城,偏松城去吐蕃野城为三日程,也就是说今小金县城到吐蕃野城有三天的路程。

从前面叙述已经看到从偏松城(小金)出发到帛噶尔角克碉(八角)一天多时间;从帛噶尔角克碉到布朗郭宗(通霍军、抚边)程一天;从抚边再往前行一天到达什么地方呢?清朝的文献没有直接说明,但红军长征日记中有路程的记载。

《赖传珠日记》:“六月二十四日,5时半(从抚边)出发,到两河口之火烧桥(90)宿营”。

《童小鹏日记》“六月二十四日,(从抚边)出发到两河口宿营,虽行程九十里,但路很近,行不逾九时就到达了”。

两河口即小金县两河口乡,火烧桥距离两河口只有1.5公里,从抚边到两河口路程为一天。加上前两天行程,古道从今小金县城到两河口需要约三天时间,唐代从偏松城到吐蕃野城也是三天行程,偏松城为小金县城,这就足以证明两河口当是唐吐蕃野城所在地。而两河口在通公路之前就是当地人民通行的交通要道,此处南通小金,北达梭磨河流域,东通杂谷脑河流域。如在此设置城池,可扼守三条道路,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在此筑城成为必然。文献所称的天宝城,极可能是唐军占领野城后改的名字。

当年唐军又从野城出发,翻阅滴博岭(今虹桥山),攻定廉城,围维州城。

灵关道线路图

至此,唐代雅州著名的灵关道的总体走向就基本清楚了,从总体上看,今天的省道基本是沿着古道而行,沿途不仅景色秀丽,风光如画,是以夹金山旅游风景区为中心的旅游环线的一段,这条古道还遗存了很多人文古迹,有红军长征留下的红色记忆,还有乾隆平定两金川的战场遗址,这些遗址都处在高山之巅,碉卡遗址碎石到处可循。喜欢和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走这条古道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2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