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有人选择在快手上,用一帧帧画面定格下人生的某些时刻。巧合的是,很多普通人的时刻,不是孤立的,而是跟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些无疑组成了更丰富的年。
文|翟锦曹彦何钻莹余晓宇
编辑|楚明
年是平常又不平凡的一年。
有高光的时刻。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了,大飞机C起飞了,速度最快的高铁「复兴号」发车了。
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大人物的登场或谢幕。中国女排再次站在冠军台上,飞人博尔特退役了。
有些悲伤难以被忘却。四川茂县山体垮塌,湖南被洪水侵袭,四川九寨沟地动山摇,灾难掠过,生死相隔。
有些「失败」值得被铭记。未满20岁的围棋手柯洁跟AlphaGo对弈连输三场后,哭了。他的失利,宣告着人工智能的胜利。
这些事和人,被置于焦点之下,构成了我们看到的恢弘的年。而那些焦点之外寻常事和普通人,大多是模糊不清的,但无人否认那些也是年的一部分。
年,有人选择在快手上,用一帧帧画面定格下人生的某些时刻。巧合的是,很多普通人的时刻,不是孤立的,而是跟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些无疑组成了更丰富的年。
辉煌之下的普通人
建造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的塔吊司机张远(化名),在快手的用户名是「冀A石头」。他在北京米高的地方,操作着有「空中巨无霸」之称的动臂式塔吊MD,将混凝土和钢构件等材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京天际线的最高处。
张远看过云雾上的日出、雨后的彩虹,俯视着车流拥堵的国贸桥、灯光熠熠的夜晚。写字楼成片挺立,密密麻麻,从米高的中国尊望去,像一座座沙盘上的模型。
在年完成结构封顶的中国尊,将北京的天际线向上提升了将近米。人们在惊叹这个数字的时候,不会想到是谁把它一点点变成现实,也没有那些人的微小心情。
张远是默默无闻的中国尊建造者之一。有网友在看他视频的时候被感染,「每当走到这里看到中国尊的时候,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栋楼的所有材料,都是你一勾一勾白天黑夜吊上去的!」
中国尊即将完工,张远也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即将离开的时候,他有些感伤。张远在快手上拍下了塔吊被车运走的画面,并附言「再见了我的伙伴,你为北京第一高楼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记录下米高度的北京夜空和清晨,写下「北京再见,中国尊再见,待了三年的地方就要离开了,在一起待了三年的兄弟又要各奔东西了」。
赋予时代速度和激情的,除了摩天大楼,还有高铁。亮亮今年登上京沪高铁「复兴号」,成为1号车厢的乘务员。在高铁启动的时候,她看到车厢里很多乘客都举着手机,对准了车厢前部的车速显示屏,期待拍下「km/h」的数字。经提速后,「复兴号」几乎每秒可以跨越一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
亮亮形容自己的生活是「每天在漂泊」,最开心的事情是获得乘客的认可,相反亦是。1月4日,徐州下起大雪,机场和高速都关闭的情况下,复兴号还在坚持运营。亮亮在快手上感慨道,这种恶劣天气下请乘客不要再问高铁为什么晚点,无数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在寒冷的冬天默默坚守,只为保证每位出行人的安全。
距离北京公里的辽宁开原,朱跃、谭冬辉和几个农民工造起了自己的「大飞机」。两把铁锤子,一台电焊机,他们不断返工,琢磨着欧洲空客A的构造,一点点造起1:1大小的模型。他们为此忙活了14个月,拒了其他可以营生的活计,光机头就重建了五六次。
周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为何要「造飞机」,觉得他们不务正业,甚至等着看笑话。谭东辉的母亲也着急,「东辉啊,你整天做这飞机,能行吗?」
他们无暇理睬别人的风凉话。朱跃从小就有个飞机梦,人到中年,有了点积蓄,买不起飞机,就想着自己造一个。
他们在快手上展示着造飞机,引来十几万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