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行之二茂县

在汶川县住了一晚,第二天(年7月28日),驱车前往茂县。一过了汶川,前面就是茂县,汶川到茂县约40公里,在国道行驶,路况相当好,茂县是前往九寨沟、黄龙的必经之地。

今天的天气也相当不错,天空湛蓝,流云飞渡。有岷江河和黑水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羌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海拔从河谷谷地米至九顶山主峰海拔米。茂县地势、气候与汶川较接近,历史久远,由岷江上游“蜀山氐”古羌人开发。秦武王元年(前年),设湔氐道。所辖的叠溪海子,这个海子我的记忆很深,一般路过的游人都要下车参观一下的,叠溪海子有简介:

“叠溪海子湖面海拔米,原为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米—米,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由于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储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多万平方米。看着眼下这长达12公里的叠溪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叠溪,一个曾被毁灭的小镇,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一场地震淹没了一座城,折断了一条江,但也留下了一份补偿。不久,幸存下来的人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这就是今天的叠溪海子。”

14年前,我路过这里,海子没变,变化的是当初幸存下来的人们的后代又继续在如今美丽的叠溪镇世代生活着,他们靠着自然的馈赠,丰富着生活的内容,做旅游小产品、卖特产松子、李子、照相等。这里是通往黄龙、九寨、花湖、川主寺的一个中转站。在叠溪海子垭口,三个年轻小伙子在经营着照相的业务,道具就是我们在高原上都能看见的那种有着很长的白色拖地长毛的牦牛,这种牦牛体型很大,被打扮了一番,在牛角两遍系红色结,拴小花朵等,牦牛看上去很可爱,游人可坐上去拍照。他们三个也用智能手机,在讨论淘宝上关于买施肥的产品,他们在选择买哪一种更为省钱又有效,然后是聊天,我在这里歇息,在旁边观察下来,他们对手机不太依赖,且从没谈及过关于手机游戏的话题,没看见他们抱着手机旁若无人、自顾自哎地打游戏、网聊什么的,多数时候是手机不在手上握着,而是三个人面对面地聊天。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纯粹式的聊天是一种生活的日常,但的确是一种享受,因为就连对于我一个听者来说都是一次沐浴后的清透感。与其说网络的发达遮羞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诸多尴尬,不如说这样面对面交流撕破了网络的遮羞布(工作又是另一回事)。如今像这样的体会是可怜而又微弱的。

今天在叠溪海子聆听他们的聊天,已经是很奢侈了。所以我能够面对面亲耳听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了,也许你会想起小时候听长辈讲故事的情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9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