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行之三松潘县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458573.html

在茂县休整了一晚,年7月29日,这是阿坝行的第三天,早晨7:00驱车前往松潘县。由于茂县到松潘县距离较远,行驶S,G(兰磨线),大约公里,所以走得较早。

过境内的麦吉村,看到一座山坡上一副宣传语:“松潘县藏红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麦吉村就是藏羌红花椒基地,于是下车在此停留。在不远处的镇坪乡还专门为花椒建立了一个“松潘藏红花椒主题公园”,这里不远处有一所“镇坪乡第二小学”。公园门口的LOGO是五颗两脚站立行走的爆开的卡通红花椒。这里山坡、院子到处都是花椒,深红色的花椒绿豆大小,重重地砣在矮小的花椒树上,花椒气味清新鲜绿,感觉对晕车有治愈性。具资料显示,汉源和松潘的花椒是麻得出了名的,从这里走出去的花椒应该是花椒里面的头魁了。我想到四川、重庆两地人们吃火锅,锅里的花椒是多得无法数,除了辣味,花椒的麻味又是一条刺激味蕾的食味。

下午3:40我到达了松潘县所辖的川主寺镇,松潘县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历史悠久,明朝洪武时期先后设“松州卫”、“潘州卫”并“松潘卫”,松潘由此而得名。至今保留的松潘古城说明了松潘悠久的历史脉络,佛教文化繁盛,教派众多。川主寺便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始建于年,简称“卓仑贡巴”。松潘地貌是由山地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东西差异明显,以中山为主,地形起伏显著,相对高差比较大,由东南陡峻的壁峰、狭窄的沟谷向西北缓而开阔的丘状高原及高平原过渡。我将在这里结束欣赏高山、大川、海子、河谷的景观,过了川主寺,便是豁然开阔一望无涯的大草原了。

今晚我将在地处川主寺附近的“松潘亚日国际大酒店”落脚。黄昏时分,我去薰衣草基地看晚霞,这片薰衣草从14年前就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川主寺的薰衣草原先是一小块地,路边有围栏,不能进去,有一颗特别的树独自在神秘幽兰的花地生长。那一年也是一个黄昏,那片薰衣草在黄昏中,它的饱和度显得特别高,因此色彩浓烈,它的蓝色越发深幽神秘,我一眼望见,便是永远的记忆。基地守门的大爷说,现如今,通过土地流转至一千多亩,打造成为了一个以薰衣草为主的花地景观,而且还取了一个带藏香味的名字,叫“天堂香谷”。川主寺镇的位置是这条线上的中转站,处于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的中心位置。而薰衣草仿佛是它的一场盛大的花见。这个川主寺的薰衣草花很魔性,它在原野上的气味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黄昏开始气味变得很浓烈。当地人用晒干的薰衣草籽做成薰衣草香袋,也只有从香袋开始才散发出香味的气韵,这种香气与一般意义上认知的薰衣草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傍晚时分,川主寺街上的商铺、餐厅灯火通明,热闹喜庆,这里像一个驿站,使人想起茶马古道繁荣时期商贾云集的景象,只不过如今呈现的是来来往往的游客,以及拉货物的货车,汉藏和谐,街边的标语牌写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旁边有家“老字号总店:聚福源牦牛肉汤锅”,看店名,就知道是内地汉人来此开设的藏族风味餐厅,人特别多,一定是菜品味道不错,我们落座下来,两个人点了一个小锅的牦牛肉汤锅,配有蔬菜、西红柿、玉米、莴笋、蘑菇、宽面条。傍晚的气温在8°C左右,吃上这锅汤,加上老板热情周到,感觉暖意融融。由于气候的缘故,昼夜温差极大,这里的美食特色就是牦牛肉汤锅、烧烤,还有牦牛酸奶,也特别醇厚地道。在餐厅一侧,一个约20岁左右的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姑娘在她的店门口用织布机手工织围巾,这姑娘一看就是内地来此经营的汉家姑娘,她皮肤白皙,圆脸,没有高原人的黝黑和带轮廓的脸型。围巾已织好了一半了,是长条形披肩围巾,只见梭子在她灵巧的双手间翻飞,她说用的是七彩棉线,一条围巾大约需要近1个半小时可以织好,这条围巾非常鲜艳漂亮。她说在她店里出售的围巾都是她自己手工织的。

高原人,他们主要以放牧为重要的事业,牛羊是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富裕后喜欢修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宿、客栈或者餐厅、店铺等用以出租,自己并不经营,只坐收租金。这就是为什么去川西高原,你还能享受到川味菜品、汉式住宿习惯,因为老板是内地汉人,他们都是以内地人的理念来经营的,也许你环线下来都很难找到一家最能体现藏族食物谱系的有糌粑的餐厅。对于酒店民宿,这些建筑外观都是高原人的民居特色,各类藏、羌式民居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他们本民族的延续几百年的古老风格。但是内部各类陈设和用度习惯却是汉化的,就像藏族年轻人说普通话,结合得很好,没有听不懂的。在旅游这条大繁荣的线上,我始终有一种渴望:“我来过了你那美丽的家乡,但是我还是想掀开你那神秘的面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