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李少莉相差有多远谈李少莉的传奇

北京手足癣正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40.html

网红官员李少莉的闪亮登场让我们对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干部形象有了新的认识。#李少莉#

原来,公务员可以网红,可以时尚,可以有着模范与模特的共同特点。

不过,对于李少莉身上的标签可不仅仅是模范与模特那么简单,而且,她的人生经历很魔幻。

连影视剧都不敢这么写,不过,她做到了,挑战了大家眼里的不可能。这充分证实了这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本来不准备摆谈她了,但是,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她的同龄人吐槽。

很有感慨,虽然我比李少莉大两到四岁,但是,我们都是六零后出生的人,我是高中毕业考中专,然后,在乡村小学教书二十多年,然后到县城幼儿园到退休。很普通,很平淡。

因此,我也把自己的经历带入,从我普通平淡的人生,来谈李少莉的人生,看一看,她哪些是正常人生,哪些是传奇。

吐槽的网友也是和李少莉差不多,一个16岁进工厂,一个18岁中专毕业,一个进修当学徒,一个进修拿大专文凭。

我和这个网友差不多,我19岁毕业到村小工作,两年后,国家开始自学考试,我参加自考,断断续续,10年拿大专文凭。我和李少莉局长是同一时代的人。

五年后,他(李少莉)医院;六年后,网友本科毕业。而我继续在村小教书,只是从一个山村调到另一个山村,调动的原因很简单,我教书的山村太荒芜了,而另一个山村山清水秀,我喜欢水,喜欢山间溪流。

而当地一个女教师与学校主任教员有点僵,想换一个环境,于是,我们两个调换。

谁知,我去了那所村小,她却因为家长们不同意她调走,所以,我们同时在一所学校教书。

主任教员(大我十岁,是一位知青)认为我和另一个老师是一派的,所以开始挤兑我。

更悲催的是,我原来学校的主任教员到民师班进修后,也到了这所学校,他反感我。为何,当时,我们学校四个老师,其中一个民师,我和另一个同龄女孩,我们是校友,在县城有住房,每天放学回家。

我们走了,他带着妹妹守学校,很寂寞,不愿意我们回家,于是,到乡上反应我们不安心工作。

我们当然很不喜欢他了,因此,他和主任教员两人联合排挤我。

而我性格懦弱,不想把关系闹僵,因此,吃了不少哑巴亏。

李少莉后来学了法律,医院领导。

这位网友也是学法律,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为了能够被录取,我放弃一线大城市市民身份,报考乡镇法院,但是没获得报名资格,因为我的文凭不是国家全日制。

也就是说,这位网友因为不是全日制文凭,别说评职称了,连报考乡镇法院都没有资格。

而我,不用说了,很快结婚生女,同时忙着改行,别人改行轻而易举,我改行难于上青天。

我从年开始写小说,除了在家乡刊物上发表一篇小说,然后频频退稿,但是,都知道我爱写作,学校每年都派我参加宣传部举办的通讯员会议(没有人参加)。

当然,继续忙着自考,每次都败在《现代汉语》和《中国革命史》这两科上。

说实话,当时我真的不安心工作,更不想当乡村教师直到退休,所以,忙文凭,忙写作,学生成绩差(对不起那些学生),被学校领导点名批评,还被扣工资。

当然,被扣工资的不仅仅是我,有一年,全乡教师除了几个尖子,其他的都被扣分了,因为县平均分太高。

而改行,文化馆领导来一句,你来做啥。

不过,当年茂县成立羌族博物馆,我当时的男朋友帮我走关系,想让我调进去工作,可是,我舍不得汶川家乡,老妈也反对,说当老师哪点不好,还有两个假期。

后来,我和男朋友分手了,因为他要我到茂县,我不想离开家,此事不了了之。

再后来,医院领导后,又提拔到了局里。

而那位网友想调走,求人送礼,找了很多关系,都以种种理由被回绝。他找上级领导谈理想,看能不能给他一个调动机会。

上级领导劝我不要折腾了,有个工作就不错了。从此我万念俱灰。

我也一样,领导说,作家不是谁都能当的,好好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还有,也别折腾自考了,教小学,中专文凭完全够用了。

就算你拿到本科文凭,学生成绩不行,我们也不可能把你调进县城小学,更不用说中学了,当然,最偏远的中学可以考虑。

说李少莉怎么说到我自己了,跑题了吗?

我觉得没有,像我们这样按部就班的普通人很多。

而李少莉这样的传奇很少,她是怎么做到的。

我从她的年龄、学历和职称和荣誉来谈,看看,我们同为六零后,到底差在哪里。

网上谈论最多的是李少莉16岁参加工作,认为这太虚假。

错,当年16岁参加工作的人不少。

她只是当纺织女工,我有两个同事参加工作都特别早,一个16岁,一个17岁。

两个同事,一个是县机关幼儿园的,一个是乡村小学教师。

乡村小学的那位同事,高中毕业没有考上中专,母亲是一位民办教师,直接办手续,把名额转到女儿名下,由女儿教书。

在当时,当民师很简单,只要在村上说一声,给乡上报备一下就可以了。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男主角)就是被村支书直接撸了民师工作的。

我的同事一边教书一边结婚生娃,生了三个娃,刚好民师班招生,她去考试,考上了,毕业后成为正式教师。

而县城幼儿园的那位同事,她初中毕业刚好遇到教育系统招工,以工代干,她母亲是幼儿教师,所以,她不用考试,直接就当了幼儿教师,只是,没有干部编制,两年后,她进幼师读书,毕业后,成为正式教师。

看到没有,我的两位同事,她们16岁或者17岁参加工作,而且还当教师,因为她们的母亲都是教师,这就是内部招工。

别说当工人,当教师或者当护士,有的还进入乡镇工作,因为她们的父母本来就是老干部。

记得度初中时候,我一个同学炫耀,她可以不读书,反正她爸爸说了,等她初中毕业就去站柜台。

我也说,我也不想读书,我让我妈给我找工作,到缝纫社踩缝纫机。结果,我老妈很会第骂了我一顿。“你啥都跟人家比,人家老汉(父亲)是啥,商业局局长,你老妈普通工人,还踩缝纫机,你考不上高中,我才不管你,你跟你老汉去拉锯子,推刨子去。”

吓得我不敢说话,只好埋头学习,终于考上高中,高中毕业考中专。

要问我为什么兜兜转转,初中毕业不考中专,高中才去考。

别问我,要是我父母有关系,当年把我的年龄改一下,不需要改年,只需要改月份就行了,因为当时中专招生必须年满15岁,我没有达到,差了几个月,所以没有资格考中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7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