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内江人翻山越岭,趟河流,登海拔四千多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弯沱江,滋润了大千故里,让甜城儿女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沱江

发源于四川茂县九顶山南麓,南流到金堂县赵镇与毗河、青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支流汇合,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

故事概要

感恩这条母亲河,今年4月,8名在沱江边长大的甜城儿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冷,翻山越岭,趟过河流,走过泥泞,登上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峰,取下沱江源头的水,拍下珍贵照片,只为唤醒沿江儿女对母亲河的珍视和保护——让清流入江。

他们之中,有三位已年逾六旬,还有两位是从未爬过雪山的女性。

5月20日,沱江行圆满结束。甜城湖畔,落日余晖下,他们发起保护沱江的倡议书:母亲河,让我用余生去爱你!

酝酿,为沱江行准备已久

5月20日,高术、王大明、古望涛等八人相聚沱江,汉服着身,盘腿而坐,就着面前的古琴,他们奏响了《高山流水》,琴声悠悠,诉说着对母亲河的眷恋,大家用相机定格下这一幕美好画面。

4月12日,他们相约甜城湖畔,取得了一瓶沱江水,开启了沱江行。

“为了这次行动,我们已经准备了太久。”高术表示:“我是今年1月退休的。几个月来,我每天坚持锻炼、攀爬阶梯,就是为了能够攀上多米的高峰。”

队长王大明,今年47岁,皮肤黝黑,这是他第三次探源沱江。六根受伤变短的手指,四根伤痛的脚趾,全是在攀爬雪山中被冻伤的。

年,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让他痛心疾首。此后,几乎每年他都要沿着母亲河走一遍,并带队分别于年、年从北坡、南坡先后两次登顶沱江源头最高峰狮子王峰(海拔高度米),取下峰顶万年不化的冰雪。

对他而言,沱江行已不再是挑战,而是保护沱江的理念践行,表达希望母亲河干净清澈的美好愿景。

相逢,遇护林人立志登山

4月26日,高术、王大明、古望涛、段奎书、喻宗全、刘红玲、王锐、陈娟聚在一起,从内江出发前往金堂县,开始了沱江探源之旅。

在金堂,他们访了沱江第一古镇五凤溪,浏览了沱江第一湾,过了第一湖、小三峡,最后到达了赵镇,这里是成都、德阳的交界处,也是鸭子河与绵远河交汇处,是沱江水大汇聚起始点……

“河滩上哪怕只有碗口大的一抔土,都种上了农作物,大量的化肥农药直接入河……”高术说。

面对此情此景,志愿者们很担忧——原来,沱江污染从源头就已经开始了。 

27日,一行人前往茂县九顶山茶山村,在这里,他们专程拜访了68岁的守林人余家华。

交谈中,他们得知余家华是羌族人,三代居住在九顶山。面对这位背影有些佝偻的护林人,高术肃然起敬,他上前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能放下。

当晚,他们在余家华家中歇息。从余家华口中得知,一个星期前,山顶发生了雪崩。但这座山,是去沱江源头的必经之路。

“尽管发生了雪崩,我们坚持要攀登这座高峰,并请求和他们一起进行一次巡山护林活动,在源头保护母亲河。”高术介绍。

攀登,背负重物翻山越岭

28日,8名志愿者从余家华家中出发,开始攀登“岷山之脊”九顶山,迈向沱江源头,这需要徒步近40公里山路。

“那是山民采药走出来的路,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甚至连马匹也上不去,队伍里几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也只得费力攀爬。”队长王大明告诉江小弟,为了安全,他们请来了8名当地村民做向导,一对一帮扶。

当天早上八点过,他们穿着厚厚的冲锋衣,背着沉重的行囊,艰难地在崎岖山路上前行。

9个小时的艰难前行,30多公里,他们终于快要到达老雕石梁子,这里是海拔米,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天越寒冷。而此时已经将近傍晚,体力逐渐不支的一行人,选择就地安营扎寨。帐篷扎在山凹处、林子里。

雪路,手脚并用仍寸步难行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要翻山越岭,攻克海拔米的老雕石梁子,这是最难攀爬的地方。晨起,向导拍下了林麝和几只野生鸟的照片,看着这些珍贵的动物,大家心情稍微轻松一点。他们向着越来越近的目的地出发。路上,时而见到一些死了的牦牛、斑羚等,有的只剩下骨头,令人不寒而栗。

走过近10公里的山路,迎来了最艰难的雪坡。剩下原本只有多米长的路,因为一周前遇到雪崩,增加了多米,坡度也变厚变陡。

这是爬上老雕石梁子的必经之处,不到一千米,60多度的陡坡,从攀爬到下坡,他们花了6个多小时。这里没有栏杆,积雪齐腰深,有些地方寸步难行,不敢往下看,队伍中不少人的脚在瑟瑟发抖。

翻越山顶,接着又是下雪山。悬崖峭壁,这比攀上来更加危险。

到了山脚下,每个人已是饥肠辘辘,午饭连同晚饭一起吃。

那天晚上,他们以天为被、地为床,支起帐篷,枕在沱江的第一大源头绵远河边,听风吹拂母亲河的声音,感受母亲河的呢喃,进入梦乡。

取水,兵分两路感受甘甜

30日,朝阳重新升起,新的旅程开启。今天,要去寻找沱江源地表水出水口,当地人说,那分别在九顶山的上坪口和下坪口,上坪口海拔米,下坪口海拔米,要分别在这两个点位取水。

登山,爬上绵远河对面的雪山口,首先到下坪口,流水潺潺,在皑皑白雪中自成一条小溪,流向山下,奔向山川田园。

体力较好的王大明、王锐、刘红玲攀爬到上坪口。刘红玲拿出背着的古琴,换上汉服,在这里奏响了古琴曲《秋风辞》,吹响了笙箫。用音乐向母亲河诉说感恩,把甜城儿女的感激之情献给源头。

5月1日,大家下撤至茂县休整,2日返回内江。

此后几天,大家商量着,有始也要有终,决定去沱江最下游看看。5月20日早上八点过,带上古琴、相机,他们踏上了去沱江下游的行程,前往泸州。

炎热的天气,地表温度达到五十摄氏度。到达泸州管驿嘴,这里是沱江的终点,是汇入长江的地方。取水时,发现这里比起源头水,显得浑浊许多。

回到内江,已是下午。在大洲广场,他们发起了倡议行动,表达对母亲河的爱,引来许多市民围观。

王大明告诉江小弟,活动结束后,他们打算挑选一部分拍摄的照片,办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在大洲广场展示,争取让更多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2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