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勇敢,只因他们是中国军人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https://wappass.baidu.com/static/captcha/tuxing.html

和孩子一起观看《红海行动》,

小家伙被中国军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感染了,

脱口而出——

“爸爸,他们怎么这么‘胆大包天’噢?”

我知道,这应该是他在幼儿园刚学会的一个新成语,虽然用错了场合,却表达出了他对中国军人的敬佩,我告诉他:“因为他们是中国军人,所以他们才那么勇敢!”。

我没有立即纠正他,很明显,他的“胆大包天”是极言中国军人的血性胆气,作为来自普通人民群众的中国军人,他们拥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血肉之躯,可是他们却拥有与众不同的“胆大包天”!

镜头一

川藏线,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因其海拔高,气候恶劣、灾害频发,弯道多,路况险峻,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公路上,却有一支特殊的解放军运输队每天往返行进。他们就是川藏汽车兵。川藏线海拔高,每一趟运输任务几乎都会遭遇塌方、飞石、泥石流等险情。此外,冬季的川藏线上时时处处都面临着雪崩和路滑等危险。“百步之内有险情,十里之内埋忠骨”,这绝不是在夸张,近名战士的忠骨在这里埋葬。这群“胆大包天”的中国军人在用生命戍卫边疆、履行使命!

镜头二

年夏天,抗洪救灾俨然是最重要的主题。浑浊的江水湍急奔流,水位一天高过一天,解放军官兵们不分昼夜在堤坝上搬运石块、沙袋,最后成排成排地跳进水中,手挽手站在洪水里,子弟兵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堵住了洪水。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子弟兵,许多人立下了生死状,要与大堤共存亡。用肩担沙袋、用身体堵决口,他们中有些人,最后真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不会忘记那个夏天带给我们的感动!这场史诗般的抗洪战争,同样是一群“胆大包天”的人民子弟兵完成的!

镜头三

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震后72小时之内,14.6万名子弟兵多路多方向昼夜兼程向地震中心开进。桥毁路断、余震不断、跋山涉水……距离北川县城仅多公里的茂县通讯中断,地震过去48小时茂县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就是空投物资都确定不了方位。14日12时20分,在震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上空,由队长李振波大校带领写下请战书、立下生死状的15名突击队员,在机舱门结冰的紧急情况下,从米高空跳出了舱门。空降兵在没有准确气象资料、地面引导的情况下,克服地形极其复杂、高原跳伞缺氧等诸多困难,首次成功实施了救灾伞降,并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这群“胆大包天”的空降兵为茂县群众带去了生的希望!

镜头四

年4月8日下午5点50分许,正在组织学兵开饭的队长周腾飞突然听到有人叫喊,“有人落水了!”周腾飞心头一紧,赶忙循着声音迅速跑到学院的“同心湖”旁,只见一个小男孩正在水中挣扎,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漂上来,命悬一线,情况非常危急。心系男孩儿安危,周腾飞未加任何考虑和犹豫,“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湖里。“他一把抓住小孩,用力托举着,向岸边一点点游靠过去。可湖面离岸沿有近一米的距离,拼尽一人之力仍旧够不着,周腾飞只好在水里奋力一举,在随后赶来的战友的协助下才将小孩拉上岸。这是周腾飞第三次救人了,“胆大包天”的他把见义勇为当成一种本能,无论多么艰险,都会毫不犹豫!

镜头五

年12月27日,莱阳市2名群众在水塘打鱼时,不慎掉入冰窟中。听到呼救声,正在不远处值勤的维和步兵营战士张玉磊、刘海一边向连队汇报,一边快速跑向出事地点。当2名战士到达水塘时,看到距岸30米左右的水塘中央2名落水群众正在拼命挣扎。张玉磊将群众找来的电线捆在身上,并套上轮胎,趴在冰面上向落水群众滑去。战士刘海和群众在岸边紧紧拉住电线,确保张玉磊安全。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张玉磊很快滑到落水人员旁边,将离他近的一名落水者拽出冰面,拖向岸边。并和得知消息赶来的战友合力,将另一名年长的落水群众救上岸。而此时,张玉磊已经面色苍白,肢体僵硬,失去了知觉。即将出征的维和步兵营官兵,“胆大包天”地从冰窟窿里救出遇险群众,传为佳话!

镜头六

年4月6日,漳州市古雷腾龙芳烃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起火事故,消防官兵和原陆军第31集团军防化官兵火速赶往事发现场。爆炸现场火光冲天、热浪逼人。由于爆燃罐区及周边罐体密布、油品种类多、火场面积大、火势汹涌,风力还很大,尤其是罐内物质一直在高温环境下继续裂变、重组,产生新的易燃物质,因此,扑救难度和危险性非常大。如果爆炸冲击波、燃烧明火或辐射热引发其余罐体爆裂起火、爆炸等连锁反应,摧毁的不仅是整个厂区,甚至可能是整个古雷半岛。为了更好地实施灭火作业,部分官兵甚至爬上了罐顶,他们的每一秒都处在极其危险之中。经过56小时异常漫长、异常艰苦的鏖战,这群“胆大包天”的子弟兵终于在4月9日凌晨成功将大火扑灭!

镜头七

年7月,受1号台风“尼伯特”影响,福建省闽清县突降暴雨,山洪引发泥石流,多条交通要道被冲毁,受灾情况较为严重。7月9日,原陆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某部50名官兵奉命紧急向受灾严重的闽清县三溪乡开进,途中发现一名骑摩托车的群众连人带车陷在泥浆中,动弹不得。眼看山洪随时可能倾泻而下,刘景泰等立即上前救援,途中山体突然坍塌滑坡。3名战士猝不及防,瞬间被泥石流吞噬,卷入滔滔洪水之中。落水后,刘景泰把身旁的木头和树干推给两名列兵,让他们抱紧等待救援。搜救官兵经过约50分钟的紧急搜救,在离落水点10公里的地域,将列兵林边建、医院救治,两名同志均恢复正常,而刘景泰却下落不明。经过长达60多天的搜寻,刘景泰遗体9月4日在福建闽侯被发现。这名“胆大包天”的战士在危急时刻想到的还是别人,他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座右铭——“内心包藏天下人,两肩担得天下事”!

镜头八

年12月9日上午11时,云南省军地相关领导、当地各族群众代表共余人来到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薄竹箐雷场,亲眼见证扫雷官兵向红河州委州政府和人民群众移交已排雷场的全过程。经过扫雷官兵8个多月的奋战,红河州边境一线遗留的18块雷场全部被清排完,4.平方公里“死亡地带”完成向“和平之地”的蜕变,成为人民群众可以放心耕作营生的土地。移交仪式开始后,为了让当地政府和群众放心,官兵们手拉着手,徒步从雷场的一侧出发,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入昔日的雷场,用双脚详细踏勘检测。世界排雷专家认为,能把一个雷场中70%的雷障清除掉就是成功的,但云南省军区排雷官兵却立下誓言:要把雷障%清除干净。这群“胆大包天”的排雷官兵徒步走过雷场的每一个角落,只为确保百姓百分之百安全。

镜头九

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后,塌方不断,驻地距九寨沟景区只有3公里的十三中队第一时间出动,前往游客众多的“九寨千古情”演出场地搜救受困群众。一路上,塌方不断,道路受损严重,车辆无法通行。张国全和战友们徒步赶往震中。一边是河流奔腾的深谷,一边是随时可能有碎石滚落的山崖,加上余震频发,他们行进得无比艰难。9日16时许,官兵们行至神仙池路口附近,遇见大批从震中撤离出来的群众。突然,道路一侧的山体开始晃动,扬尘卷着大小碎石从高处滚落,砸向惊恐的人群。张国全和战友们立即冲上前去,一面高喊“注意安全”,一面搀扶行动不便的群众快速撤离危险区。在某个山体垮塌处,一名司机双手提着乘客的行李飞奔离去。在他身旁,张国全奋力挥臂,向着乱石飞泻处逆行奔跑。这张“最美逆行”、“最帅背影”的照片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7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