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大瑰宝,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年8月8日21时1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7.0级强烈地震发生,霎时间地动山摇、滚石纷飞,地震将美丽九寨撕裂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昔日叹为观止的诺日朗瀑布顿失滔滔、令人神往的火花海干涸见底,一处处美不胜收的景致遭到无情毁坏,叫人扼腕叹息。此次地震波及四川、甘肃两省4个市(州)8个县,灾区城乡住房及交通、通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从年8月9日起,往日热情好客的九寨沟停止了游客接待。
历经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取得抗震救灾的阶段性成果之后,年11月8日,四川印发《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实施方案,标志着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并明确提出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力争早日实现景区开放”的重建目标。时至今日,历经近三年时间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一项项灾后恢复重建,九寨沟不仅全面恢复了往昔的美丽,释放出夺目的光彩,而且身披一件件靓丽的“护身铠甲”,“安全”归来。
灾后恢复重建的九寨沟县城
01地震预警,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
“加快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被列为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四川概算投资万元,启动实施了《四川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融合,做到“一体化设计、多元化产出、多网融合、一网多用、多级服务”。
该项工程将建立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处理、通信网络、紧急地震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保障5个子系统,建设地震台站个,恢复受损台站,弥补台站空区,提升区域监测预警能力;建成地震紧急信息服务平台及技术支持与保障阿坝分中心、九寨沟服务站,在中小学校、应急单位和部分政府机构设置地震预警终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全面提升当地地震紧急信息服务能力,将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为当地政府应急指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工程紧急处置、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地震预警项目总工、研究员苏金蓉介绍,目前该项工程临近竣工,后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按计划推进,实施组在技术上攻坚克难,力保项目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四川省地震局抓紧制定《紧急地震信息发布规则(试行)》地方标准,组织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强化宣传方案》,强化地震预警科普、防震减灾法治宣传,为工程投入使用做好充分准备。为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加快预警中心建设和预警终端布设,抓紧测试自主研发的紧急地震信息APP软件,与支付宝公司合作开启“地震”生活号小程序,与广电、电信、企业、政府部门和乡村等进行接口对接,争取尽快打通地震紧急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以11月8日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年底实现全省秒级地震预警全域覆盖为目标,倒排工期、细化计划,确保承诺兑现。
竣工的阿坝地震预警台点
02断层普查,摸清地震灾害危险性
搞清楚地震活动断层的分布及活动特征、危害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前提和基础。年8月8月,在九寨沟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省地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全面启动《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该项目由省财政估算投资2.1亿元,实施期为5年(-年),建设内容包括四川省1:25万活动断层普查、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1:1万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四川省活动断层基础数据库建设4个子项目,将实现全省范围内地震活动断层研究全覆盖。
作为项目实施的先行区域,阿坝地区的活动断层普查各子项目率先启动。截至目前,阿坝断裂1:5万地质填图项目、松潘县1:1万城市活动断层探查项目、阿坝州1:25万活动断层普查项目、阿坝县1:1万城市活动断层探查项目进展顺利。
《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项目办副主任、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副院长何玉林讲,阿坝地区活动断层的准确位置探测,一方面可为新建重要设施、生命线工程、居民小区等建设工程的布局和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对已建在活动断层上的重要建筑设施尽早采取应对措施,此外对于阿坝地区的工程抗震设防、国土综合利用、城乡建设规划、重要产业布局、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意义同样重大。
阿坝活动断层钻探
03抗震设防,保证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
作为年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九寨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坚持把抗震设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得益于这一工作的扎实推进,九寨沟地震发生后,震级大却伤亡轻,加强抗震设防能力也成为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经验。为了确保建筑物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阿坝州制定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制度》,把抗震设防备案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明确相关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论证、选址、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职责,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起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长效机制。
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阿坝将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建设工程在线审批平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明确监管对象、内容、方式、措施、程序、工作要求等内容,细化责任,推进监管工作落实。发改、住建、交通、防震减灾等部门严把抗震设防关口,建立联合检查机制,不定期对在建工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未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降低抗震设防标准、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近年,阿坝连续两年开展县(市)城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执法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从检查反馈情况,各地较好地贯彻落实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此外,阿坝防震减灾、住建等部门利用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月、农民夜校等时机,加强对农村地区群众的抗震设防宣传,举办建筑工匠培训,提供民房设计图集,指导落实抗震设防措施,促进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
灾后恢复重建的九寨沟漳扎镇小学
04隐患整治,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点,是九寨沟地震遗留下的潜在威胁。九寨沟县坚持将地质灾害治理作为生命工程,组织实施了14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63处地灾排危除险工程、9处景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76处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建成九寨沟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处应急避难场所、地质环境管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等信息化平台,九环沿线、群众居住点周边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全县特别是景区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在年“6·25”“7·10”特大洪涝灾害中,九寨沟县实现重大自然灾害“零伤亡”,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寨沟漳扎镇滑坡治理工程
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同样遭到地震严重破坏,林草植被大面积受损。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九寨沟县优先启动13个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项目,完成保护区外震损林地植被恢复亩、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栖息地修复亩,完成补栽大熊猫主食竹、修复栖息地2万亩;完成震损草地补播多年生混合草种15.7吨,补播面积11.7万亩;完成水土保持工程6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2平方千米。境内震损的植被正加快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修复保护成效逐渐显现。
诺日朗瀑布是九寨沟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志性景点。在九寨沟地震中,诺日朗瀑布岩层局部崩塌,出现长16.4米、宽0.5米、深6.5米的裂缝,此前的“国内最宽瀑布”仅剩一股急流。九寨沟景区58处景点中18处轻微改变、6处较大改变、3处景点严重损毁,受损率近50%。如何修复这些景点,是灾后恢复重建最为棘手的难题。经过多方研究和论证,九寨沟县决定就地取材,用地震中垮塌的钙化物为原料来填补裂缝。当丰水期来临,诺日朗瀑布又恢复了往昔的壮观模样。除诺日朗瀑布完美归来,五花海、镜海、珍珠滩等景点也都“补妆归来”,正在逐步恢复。
归来的诺日朗瀑布依然美丽动人
05风险排查,实现地震灾害应对常态化
如今地震灾害风险排查已然成为阿坝年度例行工作。阿坝将地震灾害纳入全州重大风险防范与化解范畴,每年年初派出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深入重点危险区开展地震风险排查工作,评估危险、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并适时开展应急准备工作专项检查,提升地震风险应对处置能力,做到防患未然。
九寨沟地震应急结束后,阿坝及时总结应对处置经验,结合机构改革工作,修订完善了《阿坝州地震应急预案》,指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每年坚持以实战为标准组织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推动全州实现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
针对民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的薄弱环节,阿坝近年来利用防灾减灾日、九寨沟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深入乡村、社区、寺庙,举办讲座、培训,仅年各县(市)就发放科普资料50余万份,还在茂县渭门乡德胜村创建了全省首个防震减灾示范村,民众防震减灾意识普遍提高,“与地震风险共处”逐步成为大家共识。
三年时间过去,历经艰辛的灾后恢复重建,令人牵挂的九寨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依然美丽,她更加安全,美丽九寨静待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