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泳面带微笑的佛教造像何时出现中华书局

年,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出土的南朝金铜佛教造像中,佛、菩萨像均嘴角微微上翘,面露微笑。在中国现存佛教造像中,成规模地出现这类微笑的像容,最迟是在5世纪末,主要见于南方长江流域,如四川茂县齐永明元年()释玄嵩造像碑正背面二佛。松原三郎基于以该像为代表的四川南朝造像,认为:“南齐初期与北魏太和时期造像的严肃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似非常温和。”松原先生明晰地指出了造像风格在南齐初年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只是仅仅用“温和”来描述是不够的,应该同时兼有“微笑”这一显著特征。

德基6号造像局部(费泳摄)

南方佛教造像出现温和微笑这一标志性像容,应首先在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流行,5世纪末伴随着北魏孝文帝改制,大规模北上影响龙门、巩县等北朝石窟造像,与之发生时间相近或稍后,北方陆续在青州、麦积山、莫高窟的造像中得以呈现。“面带微笑”几乎成为5世纪末以后中国佛教造像一以贯之的容貌特征。

龙门宾阳中洞正壁主尊像

麦积山窟左壁佛

青州龙兴寺东魏三尊像胁侍菩萨

既往学术界对5世纪末发生在南方佛教造像中的这种微笑像容,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这种微笑像容的源流,也未将这种微笑与“百济的微笑”加以联系认识。在朝鲜半岛约6世纪的佛教造像中,涌现出一种带有自然温和微笑的像容,被称作“百济的微笑”。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内,“百济的微笑”是百济自创,还是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这是应当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2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