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四姑娘山。
阿坝州达古冰川。
九寨沟景区门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接合部,遗落着一颗少数民族明珠——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
阿坝州不仅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让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州内在地震中被损毁的自然瑰宝经过重建后也重新开门迎客,还在基础设施上进行更新升级,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广为流传的藏羌文化更是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的阿坝州,了不得!
阿坝大地脱贫奔小康
曾经的阿坝州是一片贫困肆虐的土地。这里既有广袤的草原湿地,也有纵横交错的高山深谷,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大骨节病区等于一体的特殊州情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年底,通过精准识别,全州13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市),共有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5%,高出四川省同期近6个百分点。
如今,这里是一片希望升腾的土地。产业融入、易地搬迁、东西扶贫、生态补偿、政策兜底……全州各地聚焦摆脱贫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干部群众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新篇章,朝着脱贫攻坚目标稳步迈进。年,全州13县(市)全部脱贫摘帽,累计完成个贫困村退出,10.3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一路走来,阿坝大地脱贫奔康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据阿坝州扶贫开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阿坝州先后26次代表四川省接受国家各类考核评估,为四川省连续“四年好”作出了阿坝贡献,州县累计获得脱贫攻坚年度考核24次“好”,位居全省前列。年国家考核组指出:阿坝州脱贫攻坚做得很好,群众评价很高,体现了涉藏地区之难、涉藏地区之干、涉藏地区之优。
摘掉“贫困帽”后,阿坝州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提升。阿坝州积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特色种植基地55万余亩,建成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67个,发展星级农(牧)家乐、乡村酒店家。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积极推广减贫带贫机制,8.1万脱贫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实现稳定增收。3.9万名有劳动能力脱贫人口通过就业务工稳定增收,2.4万名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护草员、保洁员,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年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是年底的5.4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元。10.38万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全部有保障。脱贫攻坚以来,国家、省级、第三方历次检查评估,阿坝州均无一例贫困漏评、错退现象。如今,无论是高半山区、边远牧区,还是藏乡羌寨,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脱贫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脱贫地区社会面貌得到大改善。阿坝州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亿元,实施项目2.9万个;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金融、消费等扶贫专项行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一组数据足以证明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广播电视、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4.4万名贫困人口和45万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3.9万名贫困人口用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建成藏区新居1.6万户;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县域内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5%以内。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在阿坝州逐渐变为现实,处处呈现出山乡面貌巨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新局面。
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阿坝州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行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有培训意愿脱贫群众培训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发公益岗位,创新开展生态扶贫路子,2.4万名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近踏上生态保护公益岗位,仅年户均增收1万元;实施就业促进行动,依托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支援平台,深入实施“春风行动”,3.6万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增收。阿坝州切实加强文化引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集中力量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等工作,建成文化馆(站)个,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积极开展脱贫之星、产业示范户评选活动,挖掘树立群众典型脱贫案例余个,如自强不息的羌族“倔强老人”张茂堂,刻苦钻研机电维修技术成为致富能手的藏族小伙索能泽让,一边照顾瘫痪丈夫、一边艰苦创业成为“养猪大户”的汉族大姐罗吾群等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贫困户尽快从思想上、行动上脱贫。脱贫群众的精神状态、法治观念、科教水平、思维眼界都发生了蝶变,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新观念蔚然成风。
仙境九寨震后重生
灾后重建的九寨沟景区,犹如凤凰涅槃。
年8月8日,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12个乡镇个村社不同程度受灾。州内著名景区九寨沟内部分景点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昔日叹为观止的诺日朗瀑布顿失滔滔、令人神往的火花海干涸见底……曾经美不胜收、宛若仙境的景致被毁,令世人叹息不已。
然而,距离受灾仅3个月,九寨沟景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就全面启动。当时,四川省陆续公布了《“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提出五大重点任务,生态环境修复保护被放在首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九寨沟恢复重建全过程。
这项重建修复工程并不轻松,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景区恢复以及城乡居民住房五个部分,共计个项目。据了解,九寨沟景区在生态恢复方面投资3.68亿元,占总投入的10.2%。其中,遗产恢复保护组主要负责世界自然遗产景点的保护和监测,投资2.44亿元,占整个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的2/3左右。
经过三年摸索前行、实践探索,九寨沟景区灾后恢复重建成绩斐然、亮点纷呈。据九寨沟管理局介绍,目前,景区生态保护体系日益完善,生态系统快速得到恢复。三年来,累计清理震损林地1.67万亩,补植补造树木65.6万株,点播树种公斤,撒播草籽公斤,完成生境修复亩、生境恢复亩。
同时,九寨沟管理局始终坚持环境友好、影响最小和无新增影响等原则,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要求,科学审慎推进受损遗产点修复、遗产地系统监测,九寨沟世界遗产抢救修复、恢复保护、发展提升的措施更加科学、严谨、系统全面,如研制了糯米灰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攻克了材料水硬性、耐久性及与天然钙华兼容的技术难题,构建了“固基、筑坝、护坡、防渗、塑形、复绿”的成套技术体系,完成了火花海保育;建成了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与生态保护国家综合观测站,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合作建立了九寨沟工作站。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曾对九寨沟景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九寨沟建好了,不能只是恢复震前水平,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起码要跨越一二十年。
按照这样复建要求,九寨沟管理局对景区内的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据统计,三年来,累计重建道路65公里、管网49公里,栈道60公里,停车场7个,休息亭20座,环保厕所45座,安装标识标牌个,加固维修提升诺日朗综合服务中心1.2万平方米,重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2.66万平方米、新建景观及游人广场3.97万平方米、后勤配送中心1.2万平方米、诺日朗换乘中心及配套设施3.0平方米、景区沟外备用污水处理站(粪污处理).5平方米等基础设施。
“与震前相比,我们实现了瓶颈道路拓宽、五花海环形栈道全线贯穿、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快速运转、真空负压环保厕所大面积使用等等,特别是沟口项目建设在国内创建了多项创新,景区长海保护站后北部环保厕所成功入选四川省旅游厕所优秀案例。”九寨沟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经过艰难、繁重地复建工作,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布,九寨沟景区于年9月27日起部分景观恢复对外开放。此消息一经公布,携程、同程旅游、驴妈妈、马蜂窝等在线旅行社网站上线的“九寨沟景区”相关旅游产品被全面“扫货”。截至今年5月底,震后重新开园累计接待游客.49万多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亿多元。
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
如果交错的道路是一片土地的平行脉络,连结各地、互通往来,那么来自过往的文化就是深入这片土地的根茎,指向历史、寻根溯源。斗转星移,广袤的阿坝大地上,凝结着世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精细入微的唐卡、芳香四溢的藏香、笔触流畅的石刻、灵动悠扬的羌笛……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着阿坝州作为藏羌文化走廊腹地的厚重历史和文化。近年来,阿坝州着力推动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使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焕发出夺目光彩。
8年11月1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文化部批准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闽南、徽州和热贡之后,我国设立的第四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于阿坝州而言,这既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又是崇高的责任和使命。
四川省、阿坝州相关部门深入保护区大规模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并按轻重缓急有序开展抢救保护工作。同时,阿坝州借助灾后重建和“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大战略发展契机,将非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保护区整体性保护有效结合,茂县中国古羌城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筑拔地而起,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等修葺一新,与具有藏羌文化特色的魅力乡镇、旅游精品村寨一起成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阿坝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3项;“羌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名、省级82名、州级名、县级名,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9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73项、州级非遗名录项目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项;现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州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含实验区)4个,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域全民覆盖的市州。
藏羌文化不断发扬光大,阿坝州已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
据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阿坝州在藏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着力建强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主阵地。其中,校园是教育和普及文化的主阵地。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自然地接触、了解阿坝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及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积极推进藏羌戏曲进校园活动,筛选《赤松德赞》《金城公主》《刮浦日》等弘扬民族精神、社会价值观的优秀、经典戏曲艺术作品走进校园,在广大学生中掀起看戏曲、爱戏曲的热潮。同时,立足于藏羌戏曲群众基础,率先在马尔康、壤塘、理县建设试点,建成马尔康第二中学校、壤塘寄宿制小学、理县薛城小学三个示范基地,通过“一本书、一堂课、一次讲座”的方式,充分利用课上、课外时间,向广大学生教授传承藏羌戏曲文化。
为了解决优秀文化谁来传承的问题,阿坝州积极组织羌绣、传统服饰、雕刻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计划“上海大学上海美院阿坝织绣研习班”“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阿坝传统工艺研习班”;会同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举办成阿区域文化交流合作非遗培训班及羌族口传史诗培训班,组织口传史诗传承人、非遗管理干部、文创企业参加,通过研培学习,有效提升了非遗管理队伍的素质,让传承人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强化市场意识,进一步发挥脱贫致富“带头人”作用,进一步保护传承羌族文化的精华,使活态传承有效、可持续,提升了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能力。
同时,在如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阿坝州也颇有心得。据了解,他们积极推进文化教材创编,加强羌文教材编撰和阿坝藏羌剪纸卷编纂,先后出版了《羌文小学教材》《羌文中学教材》等小学和初中版羌语言文字、文化教材,并在汶川县、理县、茂县的各中小学校推广教学。对藏羌民族的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系统地挖掘和整理。目前,《中国民间剪纸集成·阿坝藏羌卷》编纂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值得注意的是,此举填补了国内无藏羌剪纸集成类书籍的空白,是阿坝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图片由阿坝州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张亚欣
本文来源:中国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