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钟帆实习生罗鸣)一片片果树绿茵簇拥着古朴恢宏、错落有致的羌族民居风格房屋依山而建,灰墙白顶、黄泥片石,羊角演化而来的屋檐,印着羊头图案的窗户,不时有游客穿梭其中……这是5月4日,记者在国家4A级景区坪头羌寨看到的景象。
据了解,坪头羌寨平均海拔米左右,共有3个村民小组,村民户人,其中95%为羌族。“震前村民大多都外出务工,留村村民主要是靠种植果蔬为生,勉强糊口。”茂县宣传部副部长杨柏辉介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坪头村充分利用城乡结合部优势,提出了“村两委+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康养旅游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现在坪头村已初步形成以“羌文化”为主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格局,开启了该村从单一的种植生产模式向一、三产业交汇发展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之路。羌文化广场品咂酒、跳锅庄,神秘的傩文化、释比文化、羌族饮食文化,带动了村里餐饮、住宿、休闲观光、避暑养生、采摘体验、羌文化摄影写生等相关业态的发展。药沟溪水穿村而过,既满足了农田灌溉,也是村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村内水果以车厘子、羌脆李、红富士苹果、枇杷为主,从5月车厘子成熟到10月均有鲜果;蔬菜以春莴苣、夏西红柿、秋白菜为主,拥有标准化水果基地亩、蔬菜基地亩,其中亩属水果优化升级基地。以混合标准化种植模式,实现果蔬一年四收,土地得到了高效利用。坪头村拥有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夏摘果、冬晒太阳的“四季游”美誉。年10月,坪头村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以前我主要是外出打工,后来在当地政府鼓励和帮助下回村做起了旅游业。现在一年能挣十多万,比打工翻了好多倍。”旅游旺季还未到,坪头村村民小组张泽丽的云上人家农家乐就接到了一个大单。“明天有一个多人的酒席订单,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这样的能接6、7单。”目前,坪头村共有乡村酒店(农家乐)50余家、客栈余家,床位0余张。
此外,坪头村还成立了“坪头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明确了村干部分工,并根据需要引进专业人才,稳步有序推动全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每年收入约80万元。同时,为失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现有景区环保人员共80人,景区讲解员20人,餐饮服务人员人,旅游产品销售从业人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