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墩文化出现了川西北史前文化中没有的筑城技术,这说明彼时文明曙光已开始闪现
“如果没有宝墩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上游文明将是空白。”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中,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具有关键作用。”
“宝墩文化”是考古学者对成都平原一系列史前城址群的命名。其年代距今约为年至年。其中,尤以宝墩古城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遂取其义,代表这片史前城址群。
宝墩文化的发端
探寻宝墩文化的源头,要往成都平原西北方向的龙门山脉去找。
日前,记者来到龙门山脉西侧的一处重要遗址——茂县营盘山遗址。约15万平方米的遗址上,被发掘的地方只有余平方米,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各型房屋基址20座、灰坑余个、窑址3座及灶坑12座,还发现一处类似于广场的遗迹,其下清理出人祭坑9座。根据碳14年代测试,营盘山遗址年代距今~年。
营盘山考古现场负责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告诉记者,遗址已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细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近万件。其中,最数彩陶精美,一部分彩陶的化学成分更接近黄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腹地出土的彩陶器物,其器型和纹饰风格,也有明显的甘青仰韶晚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特征。
堪为佐证的是,考古学者对人祭坑中部分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鉴定发现,营盘山的一些人类头颅,具有典型的古代西北人群特征,与四川本土先民有明显区别。
这一分析证实,大约在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部分先民,从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一路南下,带上自己必需的生活用具,特别是有高度文化认同的彩陶,顺着崇山峻岭间的岷江河谷向西南迁徙。
他们来到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台地上,和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成了长江上游最早的先民,分布在营盘山、姜维城、桂圆桥等不同地方的部落。
考古学家调查发现,此时的台地上很难找到面积宽阔的平坝,既不利于筑城,也不适合发展稻作农业。大约经过了几百年,曾经还是汪洋的成都平原逐渐退去洪水,形成一个个宽阔的平坝,为孕育宝墩文化提供了一次绝佳的自然条件。先民们逐渐从高山迁徙至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由此发端。
闪现古蜀文明之光
宝墩文化大规模史前城址群的发现,让考古学家深信,彼时古蜀文明的曙光已开始闪现。
直至今天,宝墩古城仍是长江流域规模第二大的史前城址,仅次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遗址。它长近米,宽近米,城周近6.2公里,面积万平方米。南、东、西三个方向都有内外两道城墙护卫,北面因外有河流而内外城墙重合。目前残存的梯形城墙底宽30余米,顶宽20余米,相当于今天双向四车道的公路。
“可见当时已经有统一指挥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分工、阶级分化初现端倪,否则不可能调配人力物力修筑如此巨大的城墙。”宝墩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唐淼告诉本刊记者。
考古人员还发现,宝墩古城墙外侧有宽约10~15米的壕沟,墙挡水,壕泄水,这样的体系不仅能防御外敌、阻挡洪水,在一些重大灾害发生时还能为人提供临时避难场所。
对宝墩古城呈拱卫之势的其他8座古城也使用随地势、跟河流的方法来修筑城墙,规划城市,巧妙避开洪水,为城池创设了相对安全的地势。
“宝墩文化不仅出现了川西北史前文化中没有的筑城技术,而且有了初步的城市规划。”唐淼说,“这表明宝墩的文明曙光开始闪现。”
奠定天府之国的农耕基础
宝墩文化还发现了稻-粟混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考古学家发现,宝墩文化前,先民只种植粟和黍这些旱地作物。这在营盘山遗址已经得到验证,在桂圆桥遗址稍晚的地层中发现少量的水稻种子,不过黍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然而,这一优势在宝墩古城被稻谷替代。
据考古学家介绍,宝墩古城浮选的炭化植物种子中,有稻谷、粟和黍,其中稻谷数量占绝对优势,为粒,占所有种子的45%,并分布于几乎所有时期的地层和遗迹单位。
“稻谷需要大量灌溉,须有相应的灌溉体系支持。”宝墩古城考古发掘工作站站长何锟宇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宝墩外城大埂子段的壕沟直接与古河道相通,是灌溉水稻的重要设施,有效支撑了宝墩古城以稻作为主的农业体系。”
有稻谷作为主食,还需要肉类和蔬菜。动物考古材料表明,宝墩先民的饲养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不仅饲养家猪,还辅以狗、鹿、鱼、鸟等。而宝墩文化聚落周围茂密的史前森林则提供了蔬菜、果实、调味品,乃至薪柴和建筑材料。
“稻-粟混作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农耕文明基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认为,较之川西北高原的史前文化,宝墩文化出现大量新的文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宝墩文化开始,长江上游文明开始进入种植水稻并以水稻为主食的历史阶段,这代表着长江上游文明生产力的一次大发展。”
孕育三星堆文明
宝墩遗址的出现,还将成都的历史带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为三星堆文化找到了源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江章华告诉本刊记者,宝墩文化上限可早到距今年,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时期,是成都平原目前能追溯的最早的古文化。根据宝墩遗址和三星堆遗址的碳标本测定结果,宝墩文化的年代下限正好与三星堆文化的年代上限衔接(距今年)。
贯穿宝墩文化始终的代表性器物群:绳纹花边罐、敞口圈足尊等,在三星堆遗址的最下层文化,即三星堆文化一期中同样被大量发现。
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显而易见。可惜在距今年前后,宝墩古城与大邑高山、盐店,崇州紫竹、双河,都江堰芒城5座古城因洪水逐渐衰落,成都平原文明重心开始向以广汉三星堆、温江鱼凫、郫县古城为代表的城和聚落转移,辉煌灿烂的三星堆文明逐渐兴起。
宝墩文化时期创造的文明,也随着人口的迁徙沿用到三星堆、金沙。宝墩文化作为古蜀蚕丛一代的文明标志隐入文明的长河。(原载《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