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面积干旱已成定局,根据旱震理论预报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51.html

入夏以来,重庆大部持续多日出现40度以上高温,连日高温晴朗引发多处山火,嘉陵江重庆段也罕见出现断流现象。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重庆正经历年以来最严重的极端高温天气,和重庆一样经极端高温酷暑的,还有四川盆地东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高温少雨,引起大范围的干旱,自古以来就有“大旱后有大震”的说法,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有哪些具体的地震案例?是否真的有科学依据?

全国高温地图

大旱的局面已经形成

由于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连晴高温少雨,旱灾已成定局。入夏以来,以重庆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连续30多天高温红色预警,多地最高温度、连续高温天数均突破历史极值。据气象干旱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和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今年干旱之重、面积之广均超过历史极值,是否意味着今后1-3年有大地震发生呢?

全国干旱地图

造成干旱原因有哪些?

长期少雨且空气干燥,造成土壤缺水严重,地表水下降,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有证据表明,今年正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各地气温显著偏高,且受副热带高压气流影响,重庆、四川等地不存在可能带来降水的暖湿气流。因此,土壤中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植物蒸腾作用却不断散失水分,植物生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大面积树木干枯、农业减产或绝产。

植物干枯现象

那么,大旱之后真的有大震吗?

有民间说法认为“大旱之后必有大震”。且有学者专门统计了大地震与震前旱情对应的案例,从公元年至公元年间,6次7级以上大地震前2-3年都出现了大旱灾情,且出现旱情的地方与地震发生地点基本都一致。有人据此提出了——旱震理论,认为大旱之后1-3年极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大旱”为持续数月干旱或跨季度或大范围严重干旱,“大震”为中国大陆发生的6级及以上地震。若某次地震震中千米范围内,有一定面积发生大旱,则认为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旱区。

历史大地震与震前旱情案例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都被”旱震理论“成功预言?

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的多次7级以上强震前,都有关于地震前气候异常的宏观现象,其中出现干旱现象的也有几次明确记录。

案例一:年松潘—平武发生系列强震,地震前2年出现旱情,地震前1年出现极端低温。年沿松潘、龙门山地震带出现大范围的干旱现象,年旱情瓦解,松潘一带为涝区,并且松潘、平武、茂县、汶川等地年极端气温逐年降低。年5月起,平武、南坪、甘肃文县一带发现竹子开花干死现象,熊猫由于缺少食物而死亡。此外,年下半年起,南坪、松潘、平武、茂县、汶川等地又出现地下水异常,较多表现为水位下降,泉水流量减小甚至干枯。年8月16日22时06分,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接着,23日11时30分又发生6.7级地震和7.2级地震。本次地震之前,地震部门将地震前兆异常现象报告四川省政府,提前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有效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年松潘平武地震位置

案例二:年唐山大地震前华北北部出现大旱气象异常。年在华北北部的河北、山西、辽宁、内蒙等出现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其中河北与山西交界的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辽宁锦州至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等为“特旱区”。大旱之后,发生了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年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和7.1级地震。

-年华北地区地震

案例三:年汶川8.0级地震之前,川渝地区出现罕见高温干旱气象异常,地震发生当年出现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年夏,四川、重庆等地遭遇大旱,部分地区遭遇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区气温多次超过40摄氏度,最高更达到44度。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土壤失墒严重,伏旱迅速发展加重,直到9月上旬,旱情才得到初步的缓解。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遭遇50年一遇持续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20个省(区、市)造成重大灾害。紧接着在5月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

四川7级地震分布图

四川6级地震与干旱年份,真的有对应关系?

以上三次地震案例年代较近,震前干旱灾情记录也真实可靠,貌似进一步支撑了“大旱之后大震”。然而,统计发现,四川地区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共有60余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1次。从地震时序图上可见,四川7级及以上地震发生间隔为5-10年,但-年、-年、-年均未发生7级地震。从6级地震发生间隔来看,-年、-年、-年、-年、-年、-年这几个时段,6级地震发生间隔时间都在5年以上。干旱年份应该在地震发生的间隔期,才能说明干旱后确实会发生地震,真的是这样的吗?

四川地区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时序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干旱波及范围在个县市以上的有13个年份,而6级以上地震数量有35次,因此,若干旱年份对应地震发生,即便全部对应,那比例连50%都不到,况且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四川地区干旱分布年代包括:、、、、、、、、、、、、年。但年后6级以上地震缺失6年,年后地震缺失10年,这显然与旱震理论不符。此外,年也是干旱年,但当年的地震也较多,究竟是干旱当年有地震,还是干旱后有地震呢?显然无法说清楚了。年、年都是干旱年份,但年发生7次6级以上地震,究竟是“地震后会干旱”还是“干旱后会地震”,这也很难说清楚。因此,如果说大旱后有大震,那也可以说大震后有大旱,如果加以条件限制,有针对性的筛选地震事件,那两种说法都将成立。

四川地区历史干旱分布图

四川地震分布与干旱地区,是否有对应关系?

四川历史干旱分布地区来看,干旱频度搞、干旱程度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丘陵地带,而基本无旱区主要在海拔千米以上的甘孜-阿坝高原地带,但从历史地震分布来看,四川6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未出现过严重干旱的甘孜-阿坝高原上。证明干旱发生地区和地震发生地点没有必然联系。若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大陆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干旱的气候却不是每年都发生的,可见,“旱震理论”是将“典型案例普遍化”的离谱结论。

中国大陆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序列

山中地震人小结:根据地震和气象的关系预报地震,显然是存在漏洞的,虽然历史上有多个震例可以佐证“地震之前有大旱”,显然都是以偏概全,统计时漏掉了无干旱时、甚至干旱当年也有地震发生的事实,若是“旱震理论”存在,那地震后发生干旱的“震旱理论”也是成立的,这些显然都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从地球圈层结构来看,气候影响范围是在岩石圈表面到大气层的范围,而地震一般发生在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的地下,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地表的气候变化会对地壳深部产生决定性影响。

地球圈层结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4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