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印迹王克明茶马互市与西路边茶封面新

文图/王克明

陇上千山汉节回,扫除民蜮不为灾。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黄庭坚《叔父给事挽词十首其一》

《方舆胜览》中“总论四川茶马”页面(翻拍)

边茶,顾名思义就是销往边区之茶。古时的边区指现在的边区少数民族地区,是与中原王朝的汉民族地区相对应的西北、西南及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区域概念。

要了解我国边茶起源与发展,就得先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茶马交易——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西部地区的汉民族与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之间的一种贸易往来,其贸易中心是以茶叶换马或以马换茶。

茶马互市之始

我国茶叶生产消费在唐代迎来大发展,中原人民普遍饮茶的风气形成于唐代,人们把茶当做家常饮料。西北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也受到饮茶习惯的影响,开始饮茶。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进藏远嫁藏王松赞干布时,带去了当时湖南岳州的名茶“湖含膏”,饮茶习俗开始传到西藏。

唐代还开创了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内地所产的丝织品和茶叶,是唐王朝用于互市的主要商品,而牲畜则是少数民族用于互市的主要商品。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载:“(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游牧时期的维吾尔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可知,以茶与少数民族易马开始于唐。

此后,鲁公出使吐蕃(西藏),发现赞普(藏王)帐中已有寿州、舒州、顾渚、蕲门、昌明等地名茶。这时的茶还只是少数民族上层人士饮用,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当茶叶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后,因其具有助消化、解油腻等特殊功效,被食肉饮乳的畜牧民族视为灵丹妙药,吸引广大牧民竞相购买。

灌茂松古道

蜀地饮茶由来已久,产茶区域广,产量高,加之我国以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藏族、羌族等毗邻成都平原,历来与蜀地交往频繁,所以,自唐代茶叶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后,蜀地成为我国茶马互市最早的地区,蜀茶易边在我国茶马互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两条茶马古道和“南路边茶”“西路边茶”。

一条茶马古道是成都南门通往西康方向,为“南路边茶”,以雅安为生产中心,打箭炉(今康定市)为集散地,茶叶专销西藏。

由灌县(今都江堰市)集散来自北到绵阳安州、什邡、彭州,南自崇州、大邑、邛崃等地的边茶,销往茂县、松藩和理县、金川等地集散,并从陇右都护府(今河西走廊)销往西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边茶,为“西路边茶”。所经路线称为灌茂松古道,也称松茂古道,为另一条茶马古道。

灌茂松古道起于都江堰市灌县古城,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古城,全长约公里。这条道路,历来就是阿坝高原与成都地区的驿道和商贸、文化通道。

早在秦汉时期,沿岷江上游有冉駹古道与成都平原相通。秦时,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城于公元前年),其名“湔堋”即来自古蜀人,在灌口设县级行政机构湔氐道,汉时改称湔氐县。三国蜀汉时改称湔县、都安县,属汶山郡。后于西晋(-)、前宋(-)、北周(-)属汶山郡。明弘治中(-)曾属威汶道,清时曾属成绵龙茂道。历史上,都江堰市与阿坝州关系紧密,灌茂松古道早在年前就是川西北高原与成都平原的交通要道。

茂县茶马古道遗址

灌茂松古道各路段在历史上有多次改易。唐宋时期,永康军青城县县治在青城山下太平场,后移至岷江边(今属石羊镇),当时的边茶即由太平场经青城后山沙坪,沿味江而上,过泰安寺,登熊耳山,下牯牛岗,走水磨沟,达懋功五屯,即今大小金川地区,理县为集散地,古称花坪老泽路。清代开漩口道,此路遂废。

另一路由灌口镇经白沙、茶关,过娘子岭入汶川,达茂县、松潘,为清代以来灌茂松古道。内地与边区互通货物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马匹、药材和内地的茶叶、丝绸、盐巴等。因此,灌茂松古道又是南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

灌茂松古道长期为沟通内地与边区的商贸做出贡献,宋代川茶年产达万斤,主要是由南路茶马古道雅安和西路茶马古道灌县输入边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成阿公路(成都市至阿坝州)的建成通车,古道废弃。年11月29日,都汶高速公路(都江堰市至汶川)全线建成通车,灌县古城到松潘县城缩短至公里,天堑变通途。岷江沿岸断续留存下来的古道,成为历史遗迹。

年3月,茶马古道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宋代西路边茶

在宋代,川茶产量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也是灌茂松古道最繁忙的时期。

彭州知府吕陶在《净德集》中记载:“本州导江县(今都江堰市河东地区)蒲村、堋口、小唐兴、木头等镇各准茶场。司指挥尽数收买茶货入官并已施行,民之大弊大率均一。惟导江县一处尤为切害。盖缘本处是西山八州、军隘口,自来通放部落入城博易买卖,其蕃部(少数民族各部)别无现钱交易,只将到椒、蜡、草药之类于铺户处换易茶货归去吃用,谓之茶米。或有疾病用此疗治,旦暮不可暂阙……交子(四川官用纸币)所支既多钱陌又须亏折……永康军煕宁九年(),买获并税过客人茶货共万余斤,比(煕宁)八年计亏9万余斤,比(煕宁)七年亏26万余斤,盖有亏以此,推之,则失税赋诚有其渐。”

这一段文字是吕陶向朝廷送的奏章,讲榷茶制的弊端和茶马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几条信息:

一是导江县地处川西北少数民族出入汉区的的关口,自来是少数民族进城进行茶马交易的场所。二是川西北牧区少数民族将茶叶称为茶米,对茶叶的依赖折射出茶在牧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三是在永康军(辖地约同于今都江堰市)交易并上交茶税的茶叶数量巨大,煕宁九年为万斤,七年为万斤。每年有如此大宗茶叶从永康军送往川西北地区;同时,有大批马匹、牦牛和药材等从边外进入永康军,发往成都,公里古道骆驿不绝热闹非凡。

长长的马队,驮着皮毛、药材和山货,沿着弯弯曲曲的岷江边小道,从上游一路走来;驮着茶包、大米和布匹的马帮沿着岷江盘曲上行。两队相逢总要在前导指引下,在平坦宽敞的路段让行。

牛铃声声,人沸马嘶,内地和边境,平原与草原的气息在这里交织融汇。

清代西路边茶

至清代,四川仍是边茶的主要产地,以当时的灌县、安县为生产中心,松潘、理县为集散地的“西路边茶”仍热闹非凡,素有“搬不空的灌县,填不满的松潘”之说,灌茂松古道商贸繁荣可见一斑。

“三脑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到松潘。”这句脍炙人口的民谚,把灌茂松古道上的地名连缀起来,随着清末灌县文学家董湘琴的纪事长诗《松游小唱》传播开去。

灌茂松茶马古道的起点老灌县城,在清代至民国时期,商业贸易十分发达。

西路边茶集散地:灌县古城西街

民国版《灌县志》载:“清时,边茶于夏初采伐,名刀子茶,邑境岁约千余包,余由邛、蒲、崇、彭等处采买,岁约2-3万包,行销松(藩)、理(县)、茂(县)、懋(功,今小金县)诸夷境,约值30余万元。其初无专商,清雍正间,始奏准立为两岸,较南岸(打箭炉一带)少而茶品过之。先承办者皆邑人,有何、董、贾、苟、余、王诸姓,各有引章。后渐租出,嘉庆间,陕人焦氏租引,开设信兴公。至光绪十八年()歇业。转租与鼎立元,至光绪二十九年倒闭,由裕国祥承继。今已由灌移住松潘,与其地之聚盛源及二三小号,均系川帮,在灌城开引设号者。咸、同间先后有何丰盛、严义合、马本立三家茶引,清时由户部给。民国由财政厅给,不设专商。”

清代灌县的边茶产量已不如从前,但每年仍有大量的边茶从灌县城运往川西北牧区。

清光绪二十四年(年)来灌县考察的英国摄影家伊莎贝拉·伯德女士,在她后来的专著《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一文中说,当时,灌县约有2人,并不是一个富庶的城市,郊外富人的私宅不多,主要产业是草鞋制作,船可以从灌县、成都或江口到达长江。但它却是一个异常热闹的城市,作为与北方藏族的一大贸易中心,在冬天达到高潮,多达人的藏民牵着牦牛,在城墙外扎营。藏民以羊毛、毛皮、皮革、麝香、鹿角、大黄和许多其他药品交换茶叶、黄铜器、少量的丝绸和布……她认为:“它是中国地理位置最佳的城市。”

清末民初,在古道上的灌县、汶川、茂县和松潘四县,从事物流运输的驮运牲口有头之多,每天有多头牲口和庞大的背夫队伍行进在这条古道上。

灌县人王元辉在他的《九十回顾》中,对松茂古道有这样的描述:“一群一群的牦牛,一串一串的骡马,一批一批的背者、挑者、抬者……不断地在这条弯弯的小道上来来往往(牦牛有来无往),相当拥挤。”灌县城区内外店铺林立、繁荣兴旺、商贾往来、不绝于斯。

王克明,都江堰市档案馆信息中心主任、四级调研员。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发起人、理事,李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档案“工程”高级人才,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主要成果有《都江堰百年档案记忆》《古城遗韵——老灌县和如烟往事》《“5.12”大地震都江堰市备忘录》《都江堰档案遗珍》《故宫太平花青城是老家》《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市》《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文学卷》《司马相如归葬都江堰市初考》《开放的都江堰》等。完成西华大学开放课题《宝瓶口防洪功效及安全性研究》《叠溪地震馆藏史料解读》等。获四川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一次,成都市政府社科优秀成果4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6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