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杨丹)4月26日,历时8年的成兰铁路榴桐寨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成兰铁路茂县至松潘段工程进入冲刺阶段。
榴桐寨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渭门镇和沟口镇境内,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承建,全长16.km,隧道最大埋深达m,埋深以上段落近11km。榴桐寨隧道是成兰铁路软岩大变形最严重的隧道之一,设计采用了双洞分修方案。
据介绍,榴桐寨隧道地质地貌十分复杂,具有“四极三高”的显著特点,四极为: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为软弱破碎,汶川地震效应极为显著,三高为:高地壳应力、高地震烈度、高地质灾害风险。榴桐寨隧道位于薛城~卧龙“S”型构造带北东段与石大关弧形构造带东段复合部位,岷江断裂带南段。受区域构造影响,断层、褶皱发育。隧道总体穿越由永顶倒转向斜和火烧坡向斜、火烧坡倒转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构造,中间被大岐山断层所切断。全隧围岩岩性均为极为软弱破碎的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其中IV、V级围岩占比达85%以上。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极大。
榴桐寨隧道年开工以来,克服了岷江断裂带地震频繁、岩性软弱,地应力高达37Mpa,洞内发生严重大变形,且群洞效应明显等地质困难。通过科研攻关,在施工中采用高墩基础三联跨超大型明洞,将桥、站台、车站行车室等共同防护,采用坝形空心基础,外吊模台车等创新方案解决软弱基础及既有桥梁等条件下修建大型明洞的难题,在控制大变形方面,采用主动控制技术,创新提出长短锚杆组合及大断面开挖快封闭的工法等一系列大变形处理技术,解决了近5公里软岩大变形问题。
成兰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km,是继青藏铁路后我国又一条海拔m高原修建的“天路”。成兰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川西北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与既有宝成铁路、兰渝铁路及川藏铁路、成西铁路共同构建连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干线铁路通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