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古今记何谓营盘山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营盘山遗址,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南2.5公里,

面积近15万平方米。

近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营盘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项目组”一行前往四川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进行文物保护规划前期调研,

由此正式开启营盘山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

未来该遗址还将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营盘山遗址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十多年前。

年,营盘山基础建设工程中发现石棺葬群,

茂县文化馆对其进行了清理,

前后共清理了10座墓葬。

年,为配合《四川文物地图集》编写工作,

在四川省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时称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当地文博部门,

对岷江上游地区(含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五县)

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

共计发现82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遗物采集点。

年7月,考古人员采集到新石器时代陶片、石器等遗物,

并发现原生的文化层堆积,

确认营盘山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年10月下旬,营盘山遗址及石棺葬墓地进行首次勘探、试掘。

年9月12日至11月5日,三家单位再次对营盘山遗址及石棺葬墓地进行详细勘探,

并选点进行第二次试掘。

此次勘探面积达平方米,

总计揭露面积近平方米。

年、年、年,

考古人员在营盘山遗址进行了三次正式大规模发掘,

发掘面积达平方米。

侈口陶罐新石器时期

迄今为止,

营盘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遗迹上百处,

包括广场、祭祀坑、灰坑、房址、窑址等,

出土陶、石、骨、玉器等各类遗物万余件。

出土文物包括四川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质雕塑艺术品,

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的遗物,

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陶窑址等,

出土的彩陶器数量为四川之最,

是岷江上游乃至川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彩陶罐新石器时期

年4月,茂县营盘山遗址入围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

年,营盘山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腹陶罐新石器时期

据《华阳国志》记载,

古蜀第一代先王蚕丛,

最初生活于岷山石室之中,

后来他带领部族进入了成都平原。

有学者认为,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蜀先民就是从营盘山出发,

翻越九顶山,

进入了成都平原。

陶塑人面像新石器时期

川西北考古材料证明,

距今年~年间,

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人群已从北向南进入川西北高原山地,

距今年左右,

在仰韶文化向马家窑文化过渡阶段,

更大规模的人群自北向南移动,

使得仰韶文化对川西地区的影响尤其明显。

在距今年左右,

仰韶文化之后的马家窑文化时期,

发生了波浪式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在岷江上游的川西北山地,

就发现了马家窑类型的彩陶,

可以证明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已经受到了黄河文化的强烈影响。

彩陶罐新石器时期

彩陶盆新石器时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剑认为,

对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是解决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与成都平原古文化关系的关键一环,

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古蜀人到底来自哪里?

对营盘山遗址的保护和展示,

可以帮助现在和将来的人们更好地寻踪探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段祯责任编辑何齐铁实习编辑卢娅芮图片茂县羌族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8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