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之上,遇见千年古韵

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2.html

阿坝州

#ZHIYOUTIANFU#

地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重要地段的阿坝州

民族文化历史积淀丰厚

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地

羌族源于古羌,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

留下来许多宝藏

或婉转悠扬

或五彩斑斓

或巍然屹立

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寄托了羌族人民的情感

被称为

羌族三宝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羌笛是中华文明史构成中的一款历史悠久、曲调悠扬、音色独特、和声显著、双管吹奏、鼓腮换气的吹奏乐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让羌笛走进了大众的目光。

羌笛演奏时多为独奏,曲调自由。

大致分为劳动曲、爱情曲、迎春曲三类,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羌山恋》《纳吉纳拉》等。

羌笛古曲一般沉吟凄凉,声音清澈,悠扬婉转,有悲凉沧桑之感。而现在的羌笛曲目经创新,也能吹出较为欢快的声音。

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种种情感。

羌绣

云朵之上

绣出五彩斑斓

年,羌族刺绣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羌绣是在织物上,用针穿引各色彩线所绣出的图画,羌绣是最具代表的羌族文化符号。

在阿坝州,随处可见五彩缤纷的羌族服饰。它不仅有上千年的历史,更是精妙绝伦,处处细节。

羌服色彩鲜艳,服饰上的图案精美。这些图案,演绎了羌族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记忆了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演变过程。

羌绣绣法多达十余种,从山川草木到花卉瓜果,从飞禽走兽到古朴纹饰,构图精致,栩栩如生。

随着时代发展,羌绣也渐渐从服饰中脱颖而出,羌绣可以成为可爱有趣的香囊,也可以是艺术挂画,还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物件,实现了传统工艺中的经典与现代相融合。

一双云云鞋、一方绣花头帕、一条绣花围裙。一道繁复明艳的花边,一身叮铃作响的银饰。

在一针一线中传承记忆,在一花一草中绽放魅力。

羌碉

垒石为屋

高者十余丈

羌族的碉楼曾是羌人的哨兵,守护着羌人的土地、财产和生命。

阿坝州作为羌族聚居地,羌族人口众多,羌碉自然也不少!

羌族碉楼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专门用于御敌和储存粮食而建造。

在汶川、茂县、理县等羌族聚居区,都能见到大量古代流传下来的碉楼。

如今,碉楼守护的是羌人的文化、民俗的延续,是羌人凝固的文化符号。

碉楼功能可分为: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等。在建筑构造上,又以石砌碉和夯土碉为主。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羌碉和长城一样,已经基本失去了原有的防御作战工事的功用。

羌碉,成为了羌族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阿坝州汶川绵虒镇羌锋村和克枯乡大寺村,以及雁门乡萝卜寨,一座座羌碉巍然屹立,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摄影:刘国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的建筑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面。

羌族三宝

每一个都写满了故事

承载了羌族人民的情感

藏着岁月的痕迹

出发去阿坝

感受这流淌了千年的古韵吧

来源:阿坝州那点事儿;部分素材:微阿坝、四川非遗、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网络等

如有侵权请在对话框揪小编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1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